[發明專利]一種充電連接結構及充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33948.2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65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曹偉;李德勝;鄭雋一;張育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創移動能源創新中心(江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11;H01R13/502;H01R13/52;H01R13/631;H01R13/639;H01R13/64;H01R13/66;H01R24/00;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陳紅橋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充電 連接 結構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汽車充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充電連接結構及充電系統,所述充電連接結構包括驅動電機、支架和多個銅排,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自由端設有連接口,所述連接口內設有多個平行設置的銅排,所述銅排呈長條狀且垂直于所述支架的轉動平面設置。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充電連接結構,結構簡單、成本低,并且使得充電連接的定位更加容易實現,同時還具有防護性能高、可防止銅排誤接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充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充電連接結構及充電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自動駕駛及自動泊車技術的發展,無人值守的自動充電成為電動汽車分支運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公路兩側等停車空間有限、適合離散充電樁的場所,針對電動汽車自動充電過程完全無人化、自主充電特點,以及自主充電過程中車輛停靠情況不同時充電口位置的離散化分成情況,本著降低充電設施成本的原則結合機器人技術進行電動汽車自動插接自動充電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底盤式自動充電按照連接器類型來分主要有兩種:一種為非接觸式自動充電,主要代表為無線充電,無線充電有以下幾種缺點:能量傳輸效率低,原因為固有的線圈發熱所產生的能量損耗非常嚴重,并且受限于原理此損耗是不可避免的;有效充電區域小,在增加充電區域時帶來的效率大幅下降,充電區域也取決于充電端與受電端的線圈大小,以增加線圈所帶來的增加充電區域的投入產出比大于1;安全性方面還有缺陷,充電過程中產生的磁場功率高可將鐵質物液化,液化后會擊穿充電板的面板帶來燃燒放電等事故,就目前的檢測技術還達不到完全檢測的效果,活體檢測也只能針對于大型動物,所以產品的危害很大;電磁輻射憂慮,充電過程中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大,輕微可至人體毛發脫落,重度可產生人員的傷亡。因此,無線充電優點很明顯但缺點也無法避免,目前還不能進行大規模的應用。
另一種為接觸式底盤自動充電,接觸式底盤自動充電又分為三種情況:
1.受電端或車載端向下與充電端對接,主要代表為充電靴,一種將運動機構放置在充電汽車上的方法,主要的缺點在于增加了汽車的自重,減少了汽車的續航能力,并且需要特殊的地面,方案整體的成本過高;
2.受電端或車載端與充電端對接同時運動進行對接,此法產生的主要優點在于簡化了機構繁雜度,增加了對接高度的范圍,但其帶來的成本增加大,并不能產生功率或效率的提升,所以此方式并不適合推廣;
3.充電端向上與受電端或車載端對接,主要的代表為Volterio運動機構,但是防護性能不高,對接連接器結構過于繁雜。
由于車輛停靠情況不同,在車載端與地面充電端對接充電時,需要進行多方向的定位,而現有技術中的定位方案存在一定缺陷:采用視覺定位系統來實現定位的方案,不適用于汽車底盤光線環境,失效的可能性過大,而且方案復雜成本高;采用磁定位,通過系統所建立的磁場環境進行定位,但是對停車場的改造又過大。
由此可見,現有技術中的底盤式自動充電方案存在結構復雜、成本高、防護性差等技術問題,并且充電連接的定位方案也存在精度低、可靠性差、成本高等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底盤式自動充電方案結構復雜、成本高且定位困難的技術問題,提出了一種充電連接結構,結構簡單、成本低,并且使得充電連接的定位更加容易實現。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充電連接結構,包括:
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支架;
支架,所述支架的自由端設有連接口,所述連接口內設有多個平行設置的銅排;
多個銅排,所述銅排呈長條狀且垂直于所述支架的轉動平面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充電連接結構還包括與車輛固定的外殼,所述外殼內配置所述支架和驅動電機,所述外殼上設有容所述支架的自由端活動的開口,所述開口的邊緣內設有位置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創移動能源創新中心(江蘇)有限公司,未經國創移動能源創新中心(江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39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玫瑰采收機器人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燃氣輪機起動控制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