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臉識別方法、系統、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31535.0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98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簡仁賢;林柏霖;林長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竹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中外企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7 | 代理人: | 孫益青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識別 方法 系統 設備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人臉識別方法、系統、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該人臉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采集目標人臉圖像;將目標人臉圖像對預存的多個第一參考圖像分別做相似度運算,取得第一相似度;當第一相似度滿足第一預設條件時,輸出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對應的人員身份信息,刷新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對應的第二參考圖像;當第一相似度滿足第二預設條件時,輸出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對應的人員身份信息。本申請的方案能夠有效提高人臉識別系統的精確率和召回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人臉識別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人臉識別方法、系統、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基于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實現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了。戴口罩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戴口罩下的人臉特征減少,導致現有的人臉識別系統無法滿足工作和生活中對人臉目標識別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人臉識別方法,能夠提高人臉識別系統的精確率和召回率。
一種人臉識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采集目標人臉圖像;
將目標人臉圖像對預存的多個第一參考圖像分別做相似度運算,分別取得第一相似度;
當第一相似度滿足第一預設條件時,輸出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對應的人員身份信息,刷新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對應的第二參考圖像;
當第一相似度滿足第二預設條件時,輸出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對應的人員身份信息。
優選的是,上述人臉識別方法中,還包括如下步驟:
當第一相似度滿足第三預設條件時,將目標人臉圖像與所述第二參考圖像做相似度運算,取得第二相似度;
當第二相似度達到判定閾值時,輸出該第二參考圖像對應的人員身份信息。
優選的是,上述人臉識別方法中,所述相似度運算包括如下步驟:
萃取目標人臉圖像的人臉特征;
基于人臉特征計算目標人臉圖像和第一參考圖像或第二參考圖像的相似度。
優選的是,上述人臉識別方法中,所述基于人臉特征計算目標人臉圖像和第一參考圖像或第二參考圖像的相似度包括:
計算目標人臉圖像和第一參考圖像或第二參考圖像上對應的人臉特征之間的余弦相似度;
所述余弦相似度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S表示余弦相似度,X表示目標人臉圖像的人臉特征,Y表示第一參考圖像或第二參考圖像上的人臉特征,i表示人臉特征中的元素索引,n表示人臉特征中的元素總數。
優選的是,上述人臉識別方法中:
所述第一預設條件為第一相似度達到預存的上限閾值;
所述第二預設條件為第一相似度達到預存的判定閾值,且低于上限閾值;
所述第三預設條件為第一相似度達到預存的下限閾值,且低于判定閾值。
優選的是,上述人臉識別方法中,所述刷新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對應的第二參考圖像包括如下步驟:
若所述第一參考圖像未具備對應的第二參考圖像,將目標人臉圖像保存為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對應的第二參考圖像;
若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已具備對應的第二參考圖像,分別計算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和所述目標人臉圖像的相似度以及所述第一參考圖像和所述第二參考圖像的相似度,以相似度較高者作為第一參考圖像對應的第二參考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竹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竹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15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齒輪加工機構
- 下一篇:一種基于雙聯齒輪的小型化行星齒輪傳動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