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剁椒蒜蓉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30301.4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03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黎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27/24 | 分類號: | A23L27/24;A23L27/10;A23L27/00;A23L11/50;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盧強 |
| 地址: | 221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蒜蓉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剁椒蒜蓉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所述剁椒蒜蓉按照質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辣椒70?90份,大蒜15?20份,子姜10?15份,黑豆豉10?15份,榨菜泥10?15份,刺梨花瓣泥5?10份,白酒10?15份,食鹽5?8份,白砂糖5?8份。本發明以辣椒、大蒜、子姜,黑豆豉,榨菜泥、刺梨花瓣泥等為主要原料,制備得到的剁椒蒜蓉,不添加任何化學食品添加劑,保留了原有食材的營養成分,鮮脆爽口,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并且黑豆豉和刺梨花瓣泥的加入,使得制備的剁椒蒜蓉營養更加豐富,更具有獨特風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剁椒蒜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大蒜為百合科蔥屬植物的鱗莖,含有豐富的蒜素、蛋白質、硫胺素、核黃素以及鋅、鐵、鎂、鍺、硒、碘等微量元素。許多研究表明,大蒜具有抗菌、消炎、健胃、鎮靜、止咳等生理功能,同時還能在烹調動物類食品時去除膻腥味,凸顯香味。蒜頭為大蒜根莖部位去皮后得到,可利用其制備蒜類調味品。傳統蒜類調味品的蒜粒粒徑較大,口感較粗糙,口味單一,風味的柔和性、立體性、多樣性欠缺。
辣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每百克辣椒維生素C含量高達198毫克,居蔬菜之首位。維生素B、胡蘿卜素以及鈣、鐵等礦物質含量亦較豐富。醫藥專家認為,辣椒能緩解胸腹冷痛,制止痢疾,殺抑胃腹內寄生蟲,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硬化;還能刺激口腔粘膜,引起胃的蠕動,促進唾液分泌,增強食欲,促進消化。
辣味品因其具有殺菌、防腐、調味、營養、驅寒等功能,為人類防病、治病、改良基因、促進人類進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在日常菜譜中加入一點辣椒,對身體的健康大有益處。
黑豆豉是中國傳統的黑豆發酵制品調味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25%),且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可以改善胃腸道菌群,幫助消化,還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血壓,此外,在黑豆豉在發酵后,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黑豆豉不僅作為調味料改善食品的口感增加食欲,其營養成分豐富,對人身體健康有益。
目前市售的剁椒蒜蓉成分單一,營養單一,且口味和香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而,一種營養豐富和香味口感俱全的剁椒蒜蓉得以需要。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以辣椒、大蒜、子姜,黑豆豉,榨菜泥、刺梨花瓣泥等為主要原料,制備得到的剁椒蒜蓉,不添加任何化學食品添加劑,保留了原有食材的營養成分,鮮脆爽口,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并且黑豆豉和刺梨花瓣泥的加入,使得制備的剁椒蒜蓉營養更加豐富,更具有獨特風味。此外,本發明的剁椒蒜蓉,采用了二荊條和朝天椒搭配,其中,二荊條色澤鮮艷、味道香,辣味適中;朝天椒則具有辣度重,干物質含量高,總糖含量高等特點,兩者搭配,豐富了剁椒制品的風味和口感。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剁椒蒜蓉,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辣椒70-90份,大蒜15-20份,子姜10-15份,黑豆豉10-15份,榨菜泥10-15份,刺梨花瓣泥5-10份,白酒10-15份,食鹽5-8份,白砂糖5-8份。
優選的:剁椒蒜蓉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制成:辣椒80份,大蒜15份,子姜10份,黑豆豉15份,榨菜泥15份,刺梨花瓣泥10份,白酒10份,食鹽7份,白砂糖7份。
蒜蓉辣椒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1)辣椒的預處理:將辣椒洗凈,去蒂,洗凈后切成段,加入水中加熱漂燙后撈出,加涼開水冷卻至室溫,晾干水分,再將辣椒在香菇水中浸泡1-2小時,香菇水為干香菇或者新鮮香菇漂洗浸泡之后的非頭道水;
(2)剁椒的制備:將步驟(1)經漂燙保脆后的辣椒剁碎;
(3)將子姜切成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黎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黎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303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