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20029.1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10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巫世杰;付宗國;蔡宇航;徐世昕;章順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C11/52 | 分類號: | B63C11/52;B63C9/08;B63C7/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賈森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機器人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下機器人,屬于機器人技術領域。它解決了機器人救援速度慢和實用性差等技術問題。本水下機器人包括機體,機體上設有用于救援的氣囊一、用于打撈水中廢舊物品的氣囊二、供氣囊一嵌入的承接組件、用于放置氣囊二的發射組件及用于驅使水下機器人移動的驅動組件,氣囊一連接有充氣組件一且設有壓力傳感器一和若干個電磁鐵一,氣囊二連接有充氣組件二且設有壓力傳感器二和若干個電磁鐵二,機體兩側均設有能將溺水者移動至氣囊一上方或將廢舊物品移動至氣囊二上方的機械手,機械手上設有照明燈和攝像頭。本發明中的水下機器人具有救援和打撈廢舊物品兩種功能,實用性強,氣囊一不與承接組件相連接,上浮速度快,提高了救援速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器人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水下機器人。
背景技術
機器人是一種能夠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機器;機器人具有感知、決策、執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完成危險、繁重、復雜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服務人類生活,擴大或延伸人的活動及能力范圍;機器人能在高度危險環境、被污染環境以及零可見度的水域代替人工在水下進行長時間的作業,為水下救援和水中物品的打撈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我國專利(公告號:CN210592378U;公告日:2020-05-22)公開了一種水下救援用巡視機器人,包括第一盛放箱,攝像頭支桿頂端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攝像頭,且攝像頭支桿的頂端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攝像頭,氣泵盛放箱的前表面靠近頂端一側的位置固定連接有粘扣帶,輸氣軟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氣囊,防護罩連接管的頂端連接有防護罩。
上述專利文獻公開的水下救援用巡視機器人中氣囊與第一盛放箱相連,在救援過程中會影響氣囊上升的速度,從而影響救援的速度,而且本水下救援用巡視機器人僅能用于救援,功能較少,實用性不強。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水下機器人,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救援速度和水下機器人的實用性。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水下機器人,包括機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上設有用于救援溺水者的氣囊一、用于打撈水中廢舊物品的氣囊二、供所述氣囊一嵌入且能開合的承接組件、用于放置未充氣的所述氣囊二且能將其發射出去的發射組件以及能驅動水下機器人在水中移動至靠近溺水者或廢舊物品位置的驅動組件,所述氣囊一連接有充氣組件一且設有壓力傳感器一和若干個能使已充氣的所述氣囊一包裹住溺水者的電磁鐵一,所述氣囊二連接有充氣組件二且設有壓力傳感器二和若干個能使已充氣的所述氣囊二包裹住廢舊物品的電磁鐵二,所述機體的兩側均設有能將溺水者移動至所述氣囊一的正上方或將水中廢舊物品移動至所述氣囊二正上方的機械手,所述機械手上還設有照明燈和攝像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200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交直流電網動態無功備用優化方法
- 下一篇:一種輸液軟袋密封性檢漏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