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風抗壓能力強的建筑場所用車庫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18288.0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44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小紅;姜笑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鑫環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6/04 | 分類號: | E04H6/04;E04H6/42;E04H15/06;E04H15/46;E04H15/64;E04H15/6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楊毅宇 |
| 地址: | 225599 江蘇省泰州市姜***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壓 能力強 建筑 所用 車庫 | ||
1.抗風抗壓能力強的建筑場所用車庫,其特征在于,包括無紡布(1)、固定結構(2)、第一支撐結構(3)、限位結構(4)、第二支撐結構(5)和導向結構(6);用于連接于車輪的所述固定結構(2)上設有可拆卸連接的所述第一支撐結構(3),所述第一支撐結構(3)的端部設有用于加固的所述限位結構(4),所述限位結構(4)與所述第一支撐結構(3)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限位結構(4)上設有用于支撐的所述第二支撐結構(5),所述第二支撐結構(5)與所述第一支撐結構(3)之間滑動連接,且所述第二支撐結構(5)與所述限位結構(4)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支撐結構(5)的頂端設有用于對所述無紡布進行支撐的所述導向結構(6),且所述無紡布(1)通過拉繩固定于所述限位結構(4);
所述固定結構(2)包括夾塊(21)、滑套(22)、滑桿(23)、第一驅動桿(24)和第一卡塊(25),L形結構的所述滑套(22)與所述滑桿(23)之間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驅動桿(24)與所述滑套(22)之間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驅動桿(24)與所述滑桿(23)之間螺紋連接,所述滑桿(23)朝向所述滑套(22)的一端設有端部為梯形的所述第一卡塊(25),所述滑套(22)和所述滑桿(23)的相背端對稱設有弧形結構的所述夾塊(21),所述夾塊(21)上設有弧形結構的凹槽;
所述第一支撐結構(3)包括兩根第一加固桿(31)、第一支撐桿(32)、第一限位槽(33)和第二卡塊(34),所述滑套(22)上卡合有所述第一支撐桿(32),所述第一支撐桿(32)朝向所述滑套(22)的一端設有所述第一限位槽(33),所述第一卡塊(25)的端部抵觸于所述第一支撐桿(32),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32)的相對端的所述第一加固桿(31)之間卡合,所述第一支撐桿(32)背離所述滑套(22)的一端設有所述第二卡塊(34);
所述限位結構(4)包括固定套(41)、拉桿(42)、蝸桿(43)、渦輪(44)和第二驅動桿(45),所述固定套(41)與所述第一支撐桿(32)之間滑動連接,相鄰的兩個所述固定套(41)之間設有所述拉桿(42),兩根所述拉桿(42)之間滑動連接,其中一根所述拉桿(42)上設有轉動連接的所述蝸桿(43),所述蝸桿(43)與所述渦輪(44)之間嚙合,所述渦輪(44)固定于所述第二驅動桿(45),所述第二驅動桿(45)與所述渦輪(44)所在的所述拉桿(42)之間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驅動桿(45)與另外一根所述拉桿(42)之間螺紋連接;
所述第二支撐結構(5)包括第二支撐桿(51)、第一絲桿(52)和底座(53),所述固定套(41)上卡合有一根所述第二支撐桿(51),同一個所述固定套(41)上對應兩根所述第二支撐桿(51),相鄰的兩根所述第二支撐桿(51)之間卡合,所述第一絲桿(52)與底端的所述第二支撐桿(51)之間轉動連接,所述第一絲桿(52)的底端固定有所述底座(53);
所述導向結構(6)包括導向輪(61)、第二加固桿(62)和第三卡塊(63),所述固定套(41)的頂端的一根所述第二支撐桿(51)上設有所述導向輪(61)和所述第三卡塊(63),所述導向輪(61)與所述第二支撐桿(51)之間轉動連接,相鄰的兩個所述導向輪(61)之間卡合,所述第三卡塊(63)上設有所述第二加固桿(62),兩個所述第二加固桿(62)通過另外一個所述第三卡塊(63)卡合固定;所述無紡布(1)與所述導向輪(61)之間抵觸,所述無紡布(1)通過拉繩固定于所述拉桿(42);
首先逐個在車輪的兩側設置滑套(22)和滑桿(23),使滑桿(23)和滑套(22)上的兩個夾塊(21)與輪胎對應,在滑套(22)上卡合L形的第一支撐桿(32),然后將兩根第一加固桿(31)分別與車輛同一端的兩個滑套(22)之間卡合,然后將兩個同一端的兩個滑套(22)之間的第一加固桿(31)之間卡合,同一端的兩個第一加固桿(31)的中心線重合,配合第一支撐桿(32)的使用進而使同一端的兩個滑套(22)在同一水平面上,便于對同一端的兩個滑套(22)進行定位,同時第一支撐桿(32)為L形,使第一支撐桿(32)上的第二支撐桿(51)偏移車輛,使第二支撐桿(51)不會與車輛接觸,進而使無紡布的支撐效果更好,然后轉動第一驅動桿(24),第一驅動桿(24)螺紋驅動滑桿(23)與滑套(22)之間滑動,進而使滑桿(23)與滑套(22)的端部的兩個夾塊(21)相對靠攏夾持固定車輪,同時滑套(22)和滑桿(23)的相背端對稱設有弧形結構的夾塊(21),夾塊(21)上設有弧形結構的凹槽,進而增大了與車輪之間的接觸面積,進而使夾塊(21)與車輪的固定效果更好,進而大大提高了第一支撐桿(32)的穩固性,同時滑桿(23)朝向滑套(22)方向滑動時,滑桿(23)帶動第一卡塊(25)與第一支撐桿(32)上的第一限位槽(33)卡合,使第一支撐桿(32)與滑套(22)之間抵觸,進而使第一支撐桿(32)與滑套(22)之間的安裝拆卸更加方便快捷,同時兩個第一支撐桿(32)之間設有兩個第一加固桿(31),進而使結構之間拼接,減小了最大長度,進而使運輸存儲更加方便快捷;將第二支撐桿(51)與固定套(41)卡合,然后將相鄰的兩根第二支撐桿(51)之間的第二加固桿(62)通過第三卡塊(63)與第二支撐桿(51)卡合固定,然后將相鄰的兩個拉桿(42)之間卡合,進而降低了整體的最大長度,使運輸收納更加方便,將相鄰的兩個導向輪(61)之間卡合,然后轉動蝸桿(43),蝸桿(43)帶動渦輪(44)轉動,渦輪(44)驅動第二驅動桿(45)轉動,進而使第二驅動桿(45)驅動另外一個拉桿(42)與一個拉桿(42)之間滑動且相互靠攏,進而使拉桿(42)的端部的固定套(41)帶動第二支撐桿(51)與第二卡塊(34)之間卡合,進而使固定套(41)與第一支撐桿(32)及其第二支撐桿(51)之間的穩固性更好,同時使相鄰的兩根第一支撐桿(32)支撐效果更好,配合第二加固桿(62)的設置使第二支撐桿(51)受力更加均勻,然后擰動第一絲桿(52),使第一絲桿(52)與第二支撐桿(51)之間螺紋連接,進而便于調節底座(53)與地面接觸,進而使底座(53)配合第一絲桿(52)及其第二支撐桿(51)對第一支撐桿(32)的支撐的穩固性更好,進而大大提高了連接的穩固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鑫環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鑫環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1828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稀布陣列天線布局方法及稀布陣列天線
- 下一篇:一種單甘酯提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