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烏藥湯高效液相特征圖譜的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14363.6 | 申請日: | 202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897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巧敏;胡昌江;張開元;黃美華;陳蓉;梅國榮;黃宇;孫紀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6 | 分類號: | G01N30/86;G01N30/02;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潘濤 |
| 地址: | 61193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烏藥 高效 特征 圖譜 構建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烏藥湯高效液相特征圖譜的構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對照品參照物溶液的制備、各單味飲片參照物溶液的制備、各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色譜條件和測試,分別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對照品參照物溶液、各單味飲片參照物溶液和各陰性對照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發明具有穩定性好、精密度高、重現性好、便捷且易于掌握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烏藥湯高效液相特征圖譜的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古代經典名方是組方合理、療效確切、具有明顯特色與優勢的古代中醫典籍所記載的方劑,是我國醫學先賢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國中醫藥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仍廣泛使用。但因其調配、攜帶、煎煮、湯液味苦量大等不便因素,嚴重影響其臨床應用,不能適應現代人的生活要求。為了保持湯劑的優勢,克服湯劑的種種不足,在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的大力支持下及院士、行業專家的反復探討后,以經典名方標準湯的質量屬性為評價指標,生產出與其在質量及藥效基本保持一致的標準顆粒劑。
烏藥湯作為國家《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收載的品種,載于《蘭室秘藏》(金·李東垣),由烏藥、木香、香附子(炒)、當歸、甘草5味藥組成,本方行氣和血止痛,“治婦人血海疼痛”,常用于血氣凝滯之痛經。方中烏藥、香附二藥共為君藥,烏藥善理胸腹寒冷逆滯之氣,并通行上下,散寒止痛,香附辛苦入肝膽二經,開郁散結,疏肝絡之郁氣,輔以木香除脹消痞,調胃腸氣機,結合烏藥共奏行氣止痛之效。當歸既可補血又可活血,通調肝脾之氣血而調經止痛,甘草益氣緩急,調和諸藥。文獻報道,該方及其加味方在治療原發性痛經、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節律過緩等疾病中均有良好療效。目前烏藥湯標準顆粒及其復方制劑現有的質量研究較少,缺少一種有效手段對其進行質量控制。
發明內容
為解決前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烏藥湯高效液相特征圖譜的構建方法,全面反映烏藥湯及其復方制劑的質量水平,為生產出與傳統湯劑在質量及藥效基本保持一致的標準顆粒劑提供指導。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烏藥湯高效液相特征圖譜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烏藥湯標準湯劑粉末1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加入95%乙醇25mL,超聲30min,至室溫后再加95%乙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得到供試品溶液;
(2)、對照品參照物溶液的制備:取木香烴內酯、去氫木香烴內酯和甘草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95%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木香烴內酯、每1mL含0.5mg去氫木香烴內酯和每1mL含0.2mg甘草苷的溶液;
(3)、各單味飲片參照物溶液的制備:分別取烏藥標準湯劑粉末、木香標準湯劑粉末、炒香附標準湯劑粉末、當歸標準湯劑粉末、甘草標準湯劑粉末各1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加入95%乙醇25mL,超聲30min,至室溫后再加95%乙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分別得到烏藥參照物溶液、木香參照物溶液、炒香附參照物溶液、當歸參照物溶液、甘草參照物溶液;
(4)、各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取95%乙醇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不含有烏藥湯的空白陰性對照溶液;另分別取不含有烏藥的烏藥湯第一陰性對照標準湯劑、不含有木香的烏藥湯第二陰性對照標準湯劑、不含有炒香附的烏藥湯第三陰性對照標準湯劑、不含有當歸的烏藥湯第四陰性對照標準湯劑、不含有甘草的烏藥湯第五陰性對照標準湯劑各1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加入95%乙醇25mL,超聲30min,至室溫后再加95%乙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分別得到不含有烏藥的烏藥湯第一陰性對照溶液、不含有木香的烏藥湯第二陰性對照溶液、不含有炒香附的烏藥湯第三陰性對照溶液、不含有當歸的烏藥湯第四陰性對照溶液、不含有甘草的烏藥湯第五陰性對照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143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