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型鑄鍛件加工智能化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608152.1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53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濤;李建廣;李大海;李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065 | 分類號: | G05B19/40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龔頤雯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型 鑄鍛 加工 智能化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型鑄鍛件加工智能化方法及系統,及智能制造機械加工領域,用于解決傳統的數控機床不具備識別和處理切削過程中不確定性情況的功能,加工方法包括:根據鑄鍛件的尺寸和工藝類型,確定靜態參數,并采集實時參數;根據所述靜態參數,在預設的模型庫中,確定主軸功率模型;根據所述主軸功率模型和所述實時參數,確定主軸功率偏差和主軸功率偏差變化率;根據所述主軸功率偏差和所述主軸功率偏差變化率,確定進給倍率。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提高切削加工效率,延長機床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制造機械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型鑄鍛件加工智能化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智能制造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切削加工過程是一個具有非線性、不確定性的復雜動態過程,傳統的數控機床不具備識別和處理切削過程中不確定性情況的功能,通常在實際的切削過程中多采用固定的切削參數如進給量,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切削加工效率。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的分析,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大型鑄鍛件加工智能化方法及系統,以提高切削加工效率,延長機床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大型鑄鍛件加工智能化方法,包括:
根據鑄鍛件的尺寸和工藝類型,確定靜態參數,并采集實時參數;
根據所述靜態參數,在預設的模型庫中,確定主軸功率模型;
根據所述主軸功率模型和所述實時參數,確定主軸功率偏差和主軸功率偏差變化率;
根據所述主軸功率偏差和所述主軸功率偏差變化率,確定進給倍率。
進一步地,根據所述靜態參數,在預設的模型庫中,確定主軸功率模型,包括:
所述靜態參數包括:主軸功率邊界值、主軸轉速的邊界值、給進速度邊界值、切削深度邊界值、切削寬度邊界值、切削功率邊界值和空載主軸功率邊界值中的一個或多個;
以所述主軸功率邊界值、所述主軸轉速的邊界值、所述給進速度邊界值、所述切削深度邊界值、所述切削寬度邊界值、所述切削功率邊界值和所述空載主軸功率邊界值中的一個或多個為邊界條件,基于所述模型庫中預存的標準模型,確定主軸功率模型。
進一步地,所述標準模型具體為:
PSR-tot=PSR-air(n,t)+PSR-ad(n,f,ap,ae,t)
其中,PSR-tot為主軸功率,單位W;PSR-air為空載主軸功率,單位W;PSR-ad為切削功率,單位W;n為主軸轉速,單位rpm;ap為切削深度,單位mm;ae為切削寬度,單位mm;f為進給速度,單位mm/min;t為加工時間,單位為s。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主軸功率模型和所述實時參數,確定主軸功率偏差和主軸功率偏差變化率,包括:
所述實時參數包括加工時間、切削功率、空載主軸功率、主軸轉速和給進速度中的一個或多個;
根據所述實時參數,確定所述主軸功率實際值;
將所述實時參數代入所述主軸功率模型,確定所述主軸功率理論值;
根據所述主軸功率實際值和所述主軸功率理論值之差,確定主軸功率偏差;
根據所述加工時間和預設時間間隔,分別確定當前時刻的主軸功率偏差和上一時刻的主軸功率偏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81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