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03661.5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58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莉莉;張昊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02 | 分類號: | G01S7/02;B63C1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下 雷達 保護裝置 | ||
水下雷達保護裝置,所述水下雷達保護裝置本體上安裝有箱體,箱體左右兩側的前端分別安裝有前側翼推進器,前側翼推進器前端安裝有照明燈,前側翼推進器后安裝有后側翼推進器。本發明的優點是:本裝置將水下機器人和水下雷達相互結合,使水下雷達能夠在水下完成極限作業;利用防碰撞傳感器和攝像頭裝置使裝置在運行過程中,避免發生碰撞;利用GPS定位器可對裝置進行實時定位,方便后期的打撈;雷達外包裹有雷達罩、耐壓罩、真空鍍納米金屬罩和安全氣囊,對雷達進行多重保護,且這些保護罩不會妨礙電磁波的傳輸,對電磁波的來回穿透只具有極小的衰減量;裝置整體結構簡單,可在水下對雷達進行保護,增加雷達使用的壽命,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屬于雷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擁有近30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海域,1.8萬公里的大陸海岸線和豐富的內陸水域,蘊藏著種類多樣、數量巨大的生物和礦物資源。海岸帶的水文和生態環境研究對通航安全、漁業養殖、軍事以及其它近海和離岸作業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近岸地形地貌及海岸帶環境演變分析進行科學的研究,可以對海岸帶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定相對應的發展策略。相比于傳統的船載測深手段,水下雷達探測技術不僅兼顧了遙感技術擁有大范圍采樣以及短時間成像的優勢,還具備全天時和全天候地對地觀測能力,是探測海岸帶地形地貌和監測海岸帶地貌演變的一種有效工具。水下雷達探測器具有足夠的空間分辨率,來分辨目標的尺寸和形狀,它所發射的寬頻帶電磁信號可以穿透水體、地表進入地層而對目標對象不會造成任何影響,這種無損探測技術可以在水平和深度方向上對目標體進行高分辨率成像。水下雷達探測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海洋探測手段,以其獨特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探測方法的不足,被廣泛應用到水下考古、水下地形成像以及海洋測深等領域。但是在應用過程中,水下雷達探測器沉入水底以后很難再找到其具體位置,人工打撈費時費力,同時水下雷達探測器由于長時間浸泡在海水中,容易受海水侵蝕,影響探測準確率和探測成本,需要對水下雷達探測器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以便提高雷達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水下雷達保護裝置。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的水下雷達探測器由于長時間浸泡在海水中,容易受海水侵蝕以及其他損傷,會降低雷達接收信號的強度和傳遞信息的精度的缺陷。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包括水下雷達保護裝置本體、箱體、前側翼推進器、照明燈、后側翼推進器、尾部推進器、旋轉裝置、攝像頭裝置、GPS定位器、傳輸電纜、緩沖防撞板、碰撞傳感器、防碰撞傳感器、雷達裝置、氣體發生器、連接板、充氣孔、安全氣囊、發射天線保護罩、接收天線保護罩、真空鍍納米金屬罩、耐壓罩、雷達罩、雷達探測器、可轉動云臺、連接軸、密封圈、旋轉軸和氦氣,所述水下雷達保護裝置本體上安裝有箱體,箱體左右兩側的前端分別安裝有前側翼推進器,前側翼推進器前端安裝有照明燈,前側翼推進器后安裝有后側翼推進器,后側翼推進器后端安裝有尾部推進器,箱體頂部安裝有旋轉裝置,旋轉裝置頂部安裝有攝像頭裝置,旋轉裝置后安裝有GPS定位器,箱體尾部安裝有傳輸電纜,箱體左右兩側安裝有緩沖防撞板,緩沖防撞板前端安裝有碰撞傳感器,碰撞傳感器上安裝有防碰撞傳感器,箱體前端安裝有雷達裝置,雷達裝置尾部安裝有氣體發生器,氣體發生器前端安裝有連接板,連接板上設有充氣孔,充氣孔外安裝有安全氣囊,安全氣囊內安裝有發射天線保護罩,發射天線保護罩對稱安裝有接收天線保護罩,發射天線保護罩和接收天線保護罩底部安裝有真空鍍納米金屬罩,真空鍍納米金屬罩內安裝有耐壓罩,耐壓罩內安裝有雷達罩,雷達罩內安裝有雷達探測器,雷達探測器底部安裝有可轉動云臺,可轉動云臺底部安裝有連接軸,連接軸上安裝有密封圈,連接軸底部安裝有旋轉軸,旋轉軸外包裹有安全氣囊,安全氣囊充氣后內部充滿氦氣。
進一步的,所述防碰撞傳感器為超聲波傳感器,由金屬材料制成;掃描范圍可達8000mm,靈敏度可調節;能可靠地測量,不受材料顏色、透明度、光澤和環境光的影響;抗污、抗灰塵、防潮濕和抗霧能力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36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由MOS管構成的差分實驗電路
- 下一篇:鍋爐水冷壁自動重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