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03661.5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58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莉莉;張昊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02 | 分類號: | G01S7/02;B63C1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下 雷達 保護裝置 | ||
1.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包括水下雷達保護裝置本體(1)、箱體(2)、前側翼推進器(3)、照明燈(4)、后側翼推進器(5)、尾部推進器(6)、旋轉裝置(7)、攝像頭裝置(8)、GPS定位器(9)、傳輸電纜(10)、緩沖防撞板(11)、碰撞傳感器(12)、防碰撞傳感器(13)、雷達裝置(14)、氣體發生器(141)、連接板(142)、充氣孔(143)、安全氣囊(144)、發射天線保護罩(145)、接收天線保護罩(146)、真空鍍納米金屬罩(147)、耐壓罩(148)、雷達罩(149)、雷達探測器(1410)、可轉動云臺(1411)、連接軸(1412)、密封圈(1413)、旋轉軸(1414)和氦氣(1415),其特征是:所述水下雷達保護裝置本體(1)上安裝有箱體(2),箱體(2)左右兩側的前端分別安裝有前側翼推進器(3),前側翼推進器(3)前端安裝有照明燈(4),前側翼推進器(3)后安裝有后側翼推進器(5),后側翼推進器(5)后端安裝有尾部推進器(6),箱體2頂部安裝有旋轉裝置(7),旋轉裝置(7)頂部安裝有攝像頭裝置(8),旋轉裝置(7)后安裝有GPS定位器(9),箱體(2)尾部安裝有傳輸電纜(10),箱體(2)左右兩側安裝有緩沖防撞板(11),緩沖防撞板(11)前端安裝有碰撞傳感器(12),碰撞傳感器(12)上安裝有防碰撞傳感器(13),箱體(2)前端安裝有雷達裝置(14),雷達裝置(14)尾部安裝有氣體發生器(141),氣體發生器(141)前端安裝有連接板(142),連接板(142)上設有充氣孔(143),充氣孔(143)外安裝有安全氣囊(144),安全氣囊(144)內安裝有發射天線保護罩(145),發射天線保護罩(145)對稱安裝有接收天線保護罩(146),發射天線保護罩(145)和接收天線保護罩(146)底部安裝有真空鍍納米金屬罩(147),真空鍍納米金屬罩(147)內安裝有耐壓罩(148),耐壓罩(148)內安裝有雷達罩(149),雷達罩(149)內安裝有雷達探測器(1410),雷達探測器(1410)底部安裝有可轉動云臺(1411),可轉動云臺(1411)底部安裝有連接軸(1412),連接軸(1412)上安裝有密封圈(1413)連接軸(1412)底部安裝有旋轉軸(1414),旋轉軸(1414)外包裹有安全氣囊(144),安全氣囊(144)充氣后內部充滿氦氣(1415)。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防碰撞傳感器(13)為超聲波傳感器,由金屬材料制成;掃描范圍可達8000mm,靈敏度可調節;能可靠地測量,不受材料顏色、透明度、光澤和環境光的影響;抗污、抗灰塵、防潮濕和抗霧能力強。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雷達罩(149)采用聚碳酸酯基材,在聚碳酸酯基材的接觸面上通過粘合連接或者焊接方式安裝有絕緣透鏡。
4.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耐壓罩(148)采用環氧樹脂與無堿玻璃纖維布浸透加壓烘干固化而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真空鍍納米金屬罩(147)由里向外依次設置有真空鍍納米金屬層和涂料保護層,可根據需要在真空鍍納米金屬層內設置底漆層和有色層,使真空鍍納米金屬罩(147)附有金屬光澤,增加其美觀性;真空鍍納米金屬層及涂料保護層均具有不超過0.2dB電磁波來回穿透衰減量。
6.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安全氣囊(144)由一種特殊的織物尼龍制成,安全氣囊(144)包裹在雷達裝置(14)的最外層,對海風海水以及鹽堿侵蝕均具有較強的抗腐蝕性。
7.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雷達罩(149)、耐壓罩(148)、真空鍍納米金屬罩(147)和安全氣囊(144)不會妨礙電磁波的傳輸,對電磁波的來回穿透只具有極小的衰減量。
8.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水下雷達保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安全氣囊(144)的引爆系統借鑒于汽車安全氣囊引爆系統,安全性和實際應用性強;在裝置發生碰撞時,安全氣囊(144)可使雷達裝置(14)破損率減少80%左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366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由MOS管構成的差分實驗電路
- 下一篇:鍋爐水冷壁自動重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