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低合金高強鋼的軋制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602777.7 | 申請日: | 2020-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20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裴振成;康小兵;張艷廣;張超;田海軍;李志強;張金強;林成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山燕山鋼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26 | 分類號: | B21B1/26;B21B37/58;B21B37/74;B21B45/02;B21B45/04;B21C47/02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 13103 | 代理人: | 張皓清 |
| 地址: | 0644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合金 高強 軋制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合金高強鋼的軋制工藝,涉及金屬鋼板加工成型領域。本發明通過加熱爐溫度控制和軋制通道的保溫控制,粗軋料行控制,精軋凸度板形控制確保帶鋼穿帶和軋制穩定性,避免軋破軋爛,減少廢鋼和輥傷缺陷,卷形規范整齊,組織性能和屈服強度良好,提高了低合金高強鋼薄規格的軋制穩定性和產品質量,避免頭尾軋爛風險。通過本發明的軋制工藝,3.0mm以下規格軋制量達到40塊左右,頭尾軋爛量控制在5%以內,便于實現產業化生產低合金高強鋼2.3mm極限規格,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鋼板加工成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低合金高強鋼的軋制工藝。
背景技術
低合金高強鋼是結構鋼中應用最廣泛的品種之一,廣泛應用于高層鋼結構建筑、橋梁和行車梁結構件,以及車輛、機械領域的高強度零件。在滿足塑性、韌性及工藝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低合金高強鋼的性能優于普通的碳素解結構鋼。
隨著熱軋卷板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利用微合金鈮釩鈦等通過固溶強化和析出強化來提高帶鋼性能,從而大幅降低強化成本是大勢所趨,而低合金高強高薄規格鋼的軋制對熱軋生產線來說是重大難題。軋制低合金高強鋼Q420B、Q460C、Q500MC等3.0mm以下規格時,帶鋼頭尾軋爛情況頻繁發生,極易造成軋輥粘肉形成輥傷,嚴重時造成廢鋼,極大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低合金高強鋼的軋制工藝,適用于低合金高強鋼薄規格的高效穩定的軋制工藝。
為實現此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方案:低合金高強鋼的軋制工藝,按如下步驟進行:
S1、加熱爐燒鋼:將低合金高強板坯在加熱爐中進行加熱,加熱爐爐膛溫度保持1260±20℃,低合金高強板坯在爐時間170~240min,加熱爐出爐后對板坯進行除鱗;
S2、粗軋軋制:板坯冷態厚度為230mm,采用3+3模式的兩臺軋機進行軋制,粗軋出口溫度為1080±20℃;
S3、精軋軋制:精軋之前設置熱卷箱,精軋采用F1~F7七架軋機,精軋機架間不投用冷卻水,精軋出口溫度為870±20℃;
S4、層流冷卻:層流冷卻采用前段四開四冷卻模式,冷卻溫度為620℃;
S5、卷取:卷取時的冷卻方式采用前端集中冷卻,卷取機入口側導板采用短行程控制方法,一次短行程控制啟動限定在帶鋼頭部達到側導板平行段時執行,二次短行程啟動限定在帶鋼頭部進夾輥之后達到卷筒之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提供的軋制工藝提高了低合金高強鋼薄規格的軋制穩定性和產品質量,避免頭尾軋爛風險,通過加熱爐溫度控制和軋制通道的保溫控制,粗軋料行控制,精軋凸度板形控制確保帶鋼穿帶和軋制穩定性,避免軋破軋爛,減少廢鋼和輥傷缺陷,卷形規范整齊,組織性能和屈服強度良好。通過本發明軋制工藝,3.0mm以下規格軋制量達到40塊左右,頭尾軋爛量控制在5%以內。
本發明的優選方案為:
加熱爐的加熱過程為預熱段-一段加熱-二段加熱-均熱段,預熱段溫度為1120℃,一段加熱溫度為1250℃,二段加熱溫度為1280℃,均熱段溫度為1270℃。
粗軋過程中R1和R2之間增設保溫罩,減少工藝通道熱量散失。
R2第二道次壓下率為35%,促進奧氏體晶粒動態再結晶,中間坯厚度為34mm。
粗軋過程中R1第三道次軋制速度為2.6m/s,R2第一道次軋制速度為2.8m/s,R2的第二道次軋制速度為3.6m/s,R2的第三道次軋制速度為5m/s,R2第三道次軋制到尾部時關閉除鱗水,減少尾部溫降。
板材在熱卷箱的穿帶速度為3.8m/s,卷取速度為4.5m/s,減少卷取時間,保證出鋼節奏,提高軋制產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山燕山鋼鐵有限公司,未經唐山燕山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6027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