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動車電子標識與視頻結合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79421.6 | 申請日: | 202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86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何乃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新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K9/34;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李蓓蕾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自貿試驗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動車 電子 標識 視頻 結合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車輛道路安全管理技術領域,公開了種機動車電子標識與視頻結合系統及方法,包括射頻獲取模塊,用于接收車輛電子標簽數據并對標簽定位以及觸發抓拍;視頻獲取模塊,所述視頻獲取模塊與所述射頻模塊連接,視頻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視頻攝像頭抓拍圖片及結構化數據;雙基匹配模塊,所述視頻獲取模塊、視頻獲取模塊均與雙基匹配模塊連接,雙基匹配模塊用于對射頻獲取模塊、視頻獲取模塊獲取射視數據的進行匹配操作并上報匹配結果、匹配車輛信息以及抓拍圖片。本發明通過RFID技術與視頻的結合,彌補了各自的缺點,實現長時間收集道路過車數據,并且能夠保證比起射頻和視頻單一技術路線更高的車輛信息捕獲率和準確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道路安全管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動車電子標識與視頻結合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進入大數據時代,在路況愈發復雜的今天,對于路上車輛行駛狀況以及違法行為的掌握,純靠人力已經不現實,需要路面設備對各個路段的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進行全天候監控并實時記錄上傳車輛特征以及圖像信息,各級車輛管理平臺將這些信息存儲至數據庫中,用于查詢、調度以及執法,簡而言之,核心需求即為長時間精確獲取過車數據。通過視頻圖像識別車輛和號牌特征,是行業中常用的解決方案;同時,射頻識別(RFID)是獲取過車數據的另一條技術路線,基于GB35786協議,射頻天線可盤點獲取汽車電子標識中所記錄的車輛信息。
但上述兩種技術路線均存在客觀缺陷,視頻攝像頭識別車牌以及號牌種類、車輛類型、車身顏色等,受限于天氣、光照、路況、號牌遮擋、污損等情況,時常會發生識別錯誤的問題,而且依靠視覺無法獲取更為詳盡的車輛數據,如車輛出廠日期、功率、排量、車主信息等等;在射頻識別方面,盡管可以實現對于安裝電子標簽的車輛較高的上報率和準確率,但電子標簽的普及程度不如實體車牌,會產生大量數據漏報,同時,射頻無法準確判斷違法行為,如未系安全帶、非機動車駕駛員未帶安全帽以及逆行等,也無法獲抓拍圖片以及過車錄像來作為執法依據。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過視射頻結合來獲取道路過車數據的方法,解決了視頻或射頻單一技術路線的缺陷,提高了整體捕獲率和準確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機動車電子標識與視頻結合系統,包括
射頻獲取模塊,用于接收車輛電子標簽數據并對標簽定位以及觸發抓拍;
視頻獲取模塊,所述視頻獲取模塊與所述射頻模塊連接,視頻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視頻攝像頭抓拍圖片及結構化數據;
雙基匹配模塊,所述視頻獲取模塊、視頻獲取模塊均與雙基匹配模塊連接,雙基匹配模塊用于對射頻獲取模塊、視頻獲取模塊獲取射視數據的進行匹配操作并上報匹配結果、匹配車輛信息以及抓拍圖片。
進一步的,在本發明中,還包括網絡通訊模塊,所述網絡通訊模塊與所述雙基匹配模塊連接,用于將匹配結果發送至上位機。
進一步的,在本發明中,所述射頻獲取模塊連接有若干天線,所述天線數量與車道相對設置,所述視頻獲取模塊連接有攝像頭。
一種機動車電子標識與視頻結合方法,基于上述系統,包括:
S1:射頻獲取模塊對獲取的電子標簽數據進行處理得到射頻數據,根據數據處理結果向視頻獲取模塊下達抓拍指令;
S2:視頻獲取模塊接收抓拍指令對車輛進行抓拍,獲取抓拍圖片并轉換得到視頻數據;
S3:雙基匹配模塊對上述射頻數據和視頻數據進行匹配操作,并將匹配結果發送網絡通訊模塊。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包括:
S10:射頻獲取模塊進行周期盤點標簽操作,計算本輪盤點時電子標簽射頻定位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新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高新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794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