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及干法脫硫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62002.1 | 申請日: | 202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697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呂志玉;王觀瑩;畢廣旭;李信發;牛明雷;張立;常康瑞;賈犁鍇;邢福生;趙智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市天之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1 | 分類號: | B01D53/81;B01D53/48;F16L55/2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龍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自貿試驗區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塵煙 輸送 換向 管路 脫硫 系統 | ||
1.一種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分為:
前側煙道(1),含塵煙氣在前側煙道(1)內由上向下流動;
后側煙道(2),含塵煙氣在后側煙道(2)內沿水平方向流動;
煙氣由前側煙道(1)流入后側煙道(2)實現流向的換向;
其特征是,
在前側煙道(1)的外側內壁上設置有前側導流件(3),在后側煙道(2)的外側內壁上設置有后側導流件(4),所述前側導流件(3)和后側導流件(4)具有導流面,沿含塵煙氣的流向,所述導流面由煙道外側內壁向煙道中部延伸,以用于將轉彎處的含塵煙氣向煙道中部引導;
轉彎處轉彎半徑大的一側為所述外側,轉彎半徑小的一側為內側;
所述轉彎處包括具有弧形面的轉彎結構及在上下游與轉彎結構臨近的直管段;
所述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還包括分流板(7),所述分流板(7)設置在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的轉彎處,且沿內外側方向位于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的中部,用于在轉彎處將含塵煙氣分成內外兩路,所述分流板(7)為沿含塵煙氣的流動方向彎曲的弧形板;
分流板(7)部分伸至轉彎結構上游與轉彎結構臨近的直管段內;
沿含塵煙氣的流動方向,前側導流件(3)的導流面有至少部分位于分流板(7)的上游;
所述后側煙道(2)內設置的后側導流件(4)位于煙道的轉彎處,沿含塵煙氣的流動方向,后側導流件(4)的導流面至少部分與分流板(7)相對應;
所述前側導流件(3)和后側導流件(4)還具有緩沖面,所述緩沖面過渡連接在導流面和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外側內壁之間,以避免在前側導流件(3)后側和后側導流件(4)后側形成易積存灰塵的死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其特征是,所述前側導流件(3)和后側導流件(4)由兩板以一定的夾角拼接而成,其中一個板的板面構成導流面,另外一個板的板面構成緩沖面,或者,所述前側導流件(3)和后側導流件(4)為折彎板結構,其中一處折板的板面構成所述導流面,另外一處折板的板面構成所述緩沖面。
3.一種干法脫硫系統,包括:
脫硫反應塔(8),具有進氣口、出氣口及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用于供脫硫灰進入脫硫反應塔(8)內,含硫煙氣由進氣口進入脫硫反應塔(8)內與脫硫灰混合并從出氣口流出;
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位于脫硫反應塔(8)出氣口的下游,用于輸送含塵煙氣;
在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的路徑中設置有除塵設備,用于對含塵煙氣進行除塵;
其特征是,
所述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為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塵煙氣輸送換向管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市天之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市天之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6200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木料板材直線封邊機
 - 下一篇:面向Solidity智能合約的缺陷預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