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鈦合金法蘭盤鍛件的鍛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58020.2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2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馮德文;郝宏斌;何力;王維維;李元;索娟娣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5/00 | 分類號: | B21J5/00;B21J5/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孟慶浩 |
| 地址: | 713801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鈦合金 法蘭盤 鍛件 鍛造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鈦合金法蘭盤鍛件鍛造成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鈦合金法蘭盤鍛件的鍛造方法,包括閉式制坯、終鍛模具的制備,確定下料尺寸、制坯件尺寸(終鍛所需荒形的規格和尺寸),終鍛模鍛變形量的控制,終鍛的過程。本發明采用閉式模具的方式進行荒形生產,最大程度的提高材料利用率(材料利用率高達95%以上),荒形尺寸的穩定性,并縮短了生產周期,節省鍛造成本,保證了終鍛成型后低倍流線的完整性,提高了法蘭盤鍛件綜合性能,能夠生產出組織均勻、綜合性能的法蘭盤鍛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鈦合金法蘭盤鍛件鍛造成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鈦合金法蘭盤鍛件的鍛造方法,適用于常見鈦合金。
背景技術
鈦合金法蘭盤鍛件是一種常見航空零件,現有技術在前期生產過程中,一般是采用自由鍛制坯+模鍛的方法。自由鍛制坯方法,荒形尺寸一致性差,表面質量差,且變形量不易控制。此種成型方法造成60%~70%的材料浪費,且尺寸、性能不穩定,并在終鍛完成后有低倍流線不完整的風險。
目前閉式鍛造多用于普通鋼的多向模鍛,較多應用于民用市場,對鍛件金相組織和力學性能幾乎不做要求,只需保證輪廓和尺寸;鈦合金屬于難變形貴重金屬,多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零件都在高溫、高壓的惡劣環境中工作,因此對金相和力學性能有嚴格要求,鈦合金對鍛造溫度敏感,變形抗力大,金屬流動性差,不合理的閉式模鍛很容易出現局部變形量過大,導致其局部組織會產生過熱,從而導致形成針狀的魏氏組織或網籃組織,所以目前鈦合金材質閉式模鍛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1)荒形設計;(2)閉式模具、終鍛模具設計;(3)鍛件的成型;(4)避免鈦合金法蘭盤鍛件,因終鍛變形后變形量不均勻導致的最終鍛件高、低倍組織不均勻。
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鈦合金法蘭盤鍛件的鍛造方法,包括閉式模具制坯、終鍛模具的制備,確定下料尺寸、制坯件尺寸,終鍛;制坯件尺寸是指終鍛所需坯件的規格和尺寸。
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制備終鍛模具,終鍛模具的型腔與法蘭盤鍛件外形相對應,終鍛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組成,模具尺寸根據設備模座型腔大小及鍛件最大輪廓尺寸確定;
步驟2:由于鈦合金法蘭盤鍛件的結構特點具有:鍛件上桿部、盤部、下桿部直徑相差較大;采用自由鍛分料火次多,荒形尺寸不穩定,且無法保證流線完整性;采用普通模鍛方法上下桿部不易充滿,且材料利用率太低;故確定如下鍛造工藝:
閉式制坯+終鍛;
終鍛所需的坯件,該坯件的桿部直徑尺寸按鍛件圖尺寸設計,坯件餅部高度h=H/(1-ω%),坯件直徑φb=√((1.1~1.2)*φ2*H/h),所需棒料的直徑規格φa=φb-(1~3),坯件等體積轉換,進而計算可得所需棒料長度規格La;
其中,φ:鍛件餅部直徑,mm;φb:坯件餅部直徑,mm;h:坯件餅部高度,mm,H:鍛件餅部高度,mm;φa:棒料直徑,mm;La:棒料長度,mm;ω%:坯件餅部變形量。
步驟3:制備閉式模具:
a、鍛件桿部直徑大的部分設計為上模,桿部直徑小的設計為下模;
b、下模設置排氣孔,排氣、防止反向毛刺過大模具悶死;
c、根據計算機數值模擬結合鈦合金材料特性,此閉式模具采用反向擠壓,可有效降低下模型腔高度,使鍛造后荒形高度尺寸大于下模-型腔高度,即有利于鍛件成形,又有助于鍛件順利脫模。鍛造后荒形形可使用鉗子直接取出,無需頂出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580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