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附子理中制劑差異化合物的質量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54329.4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36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臻;林夏;黃友;楊莎莎;魏馨怡;傅超美;李銳;章津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72;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劉雪蓮 |
| 地址: | 610075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附子 制劑 差異 化合物 質量 分析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中藥復方制劑質量控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附子理中制劑差異化合物的質量分析方法,包括UPLC?Q?Exactive測試、中藥指紋圖譜對比分析、主成分分析法(PC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法(OPLS?DA)等多元統計分析,通過該方法能夠使中藥復方制劑的功效得到綜合的體現,多成分、多靶點、多途徑交互作用的體現,克服現有技術僅以單一的成分作為質控指標進行評價中藥制劑功效所帶來的不能全面切實的反應其臨床功效的缺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復方制劑分析、中藥質量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應用UPLC-Q-Exactive檢測、分析附子理中丸劑和附子理中湯劑的差異化學成分的方法;特別涉及附子理中系列制劑的差異化合物檢測及質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附子理中制劑包括附子、黨參、白術、干姜和甘草等成分,具有溫中健脾之功效,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及手足不溫等癥。該方的臨床應用量較大,但目前中藥復方制劑質量控制模式基本是借鑒化學藥品質量控制模式而建立,質量標準多以單一指標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為主,未能切實地、全面地反映其臨床功效,這已經成為影響中藥復方制劑進入國際醫藥市場的技術壁壘。為提高和保障該方藥臨床療效提供依據,更好的服務臨床廣大患者,針對目前中藥復方制劑質量標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急需建立與功效相關的中藥復方多組分質量評價體系以及多藥味、多組分的含量測定和鑒別方法,以推動我國中藥復方制劑質量標準的現代化。
UPLC-Q-Exactive是一種新型高分辨質譜儀,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全掃描和MS/MS數據,具有高分辨率、高靈敏度、定性和定量能力強的特點,可以實現多種成分同時快速地鑒定和指認,特別適用于中藥復雜組分的鑒定;中藥指紋圖譜是一種半定量鑒別技術,能夠辨識光譜圖或色譜圖的共有峰并評價圖譜相似性,相對于單一有效成分的測定模式而言,它包含的信息量更大,且是多層次的、可量化的、綜合的,因此中藥指紋圖譜是研究中藥復方制劑質量控制的有效工具;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法(OPLS-DA)是多元統計學方法中的一種,是常用的對樣品原始數據進行綜合評價的方法之一,通過對樣品信息的統計處理,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樣品的原始數據,并做出整體性評價和描述。
中藥復方制劑的功效是其所含成分綜合作用的結果,是多成分、多靶點、多途徑交互作用的體現,但現在中藥復方制劑質量控制體系多借鑒化學藥品質量控制模式而建立,多以單一指標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為主,如在《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中,附子理中系列制劑項下的含量檢測均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通過檢測甘草這一單一成分作為質控指標,這并不利于體現中藥復方系列制劑的功效和整體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中藥組合物單一指標成分定性、定量質量分析不能全面反映臨床功效的缺陷,提供一種附子理中制劑差異化合物的質量分析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樣品檢測:將附子理中丸劑樣品和附子理中湯劑樣品分別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譜儀UPLC-Q-Exactive-MS進行檢測;
預處理:通過Xcalibur軟件及Compound Discoverer軟件對所述附子理中丸劑樣品、所述附子理中湯劑樣品檢測得到的總離子流圖和質譜數據進行預處理得到樣品文件;
組內差異化合物分析:將多批次所述附子理中丸劑樣品的樣品文件導入至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中,進行組內差異化合物分析,確定附子理中丸劑樣品的共有成分;將多批次所述附子理中湯劑樣品的樣品文件導入至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中,進行組內差異化合物分析,確定附子理中湯劑樣品的共有成分;
主成分分析和最小偏二乘判別分析:通過SIMCA軟件對附子理中丸劑樣品的共有成分、附子理中湯劑樣品的共有成分,依次進行主成分分析和最小偏二乘判別分析,得到最終的差異化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中醫藥大學,未經成都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543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柱卡
- 下一篇:一種用于熱敏膜的儲存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