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龍門吊提升系統的智能轉換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43653.6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16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前林;萬飛;楊帆;劉彬;王皓;葉業;闕夏琪;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5/02 | 分類號: | B66C5/02;B66C13/16;B66C13/40;B66C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靈通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2 | 代理人: | 李金豹 |
| 地址: | 40112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龍門吊 提升 系統 智能 轉換 | ||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龍門吊提升系統的智能轉換,包括:外軌道,所述外軌道為一對并列設置的鋼軌;內軌道,所述內軌道為一對并列設置在所述外軌道兩根鋼軌之間的一對并列的鋼軌;外天車,所述外天車為多個設置,并運行于所述外軌道上;內天車,所述內天車為多個設置,并運行與所述內軌道上;各個所述內天車在所述外天車下方自如穿梭。本發明通過多個內天車與多個外天車的交替運行,實現多人搬運作業中的接力效果,從而滿足了吊運作業的同步化,大大的縮短了吊運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龍門吊提升系統的智能轉換。
背景技術
在箱梁制作及進出庫過程中,需要龍門吊對梁體進行吊裝轉移,然而在梁體的轉移過程中,通常由一組龍門吊對箱梁進行全程移動,因此只能在該梁體完成移動后才能進行后續梁體的轉移作業。在少量的梁體轉移過程中,這種方式的弊端并不明顯,然而一旦出現大批量的梁體進出庫任務時,這種傳統的龍門吊結構顯然無法高效的完成轉移作業。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龍門吊提升系統的智能轉換,通過多個內天車與多個外天車的交替運行,實現多人搬運作業中的接力效果,從而滿足了吊運作業的同步化,大大的縮短了吊運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龍門吊提升系統的智能轉換,包括:外軌道,所述外軌道為一對并列設置的鋼軌;內軌道,所述內軌道為一對并列設置在所述外軌道兩根鋼軌之間的一對并列的鋼軌;外天車,所述外天車為多個設置,并運行于所述外軌道上;內天車,所述內天車為多個設置,并運行與所述內軌道上;各個所述內天車在所述外天車下方自如穿梭。
優選的,所述外天車與所述外軌道之間設有第一速度傳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外天車的移動方向及移動速度;所述內天車與所述內軌道之間設有第二速度傳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內天車的移動方向及移動速度;還包括同步控制器,所述第一速度傳感器及所述第二速度傳感器分別與所述同步控制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外天車的吊機設有第一高度傳感器,用于采集外天車的提升高度;所述內天車的吊機設有第二高度傳感器,用于采集內天車的提升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傳感器及所述第二高度傳感器分別與所述同步控制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無線通信系統,所述無線通信系統包括總控制臺,以及分別設置在各個所述外天車上的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和分別設置在各個所述內天車上的第二無線通信模構成;所述第一速度傳感器、所述第一高度傳感器與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速度傳感器、所述第二高度傳感器與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電性連接,所述同步控制器設置在所述總控制臺內,并且所述同步控制器通過第三無線通信模塊分別與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通信。
優選的,還包括設備第一ID模塊和第二ID模塊,所述第一ID模塊存儲唯一的ID標識,并分別設置于各個所述外天車上,并與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第二ID模塊存儲唯一的ID標識,并分別設置于各個所述內天車上,并與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電性連接。
本發明有益效果為:對于重復繁多的吊運作業,通過多個內天車與多個外天車的交替運行,實現多人搬運作業中的接力效果,從而滿足了吊運作業的同步化,大大的縮短了吊運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對于吊運超長的物體,需要多個內天車或外天車配合工作,因此通過第一速度傳感器及第二速度傳感器分別采集外天車及內天車的移動速度,進而為同步控制器對各個天車驅動部件的運轉提供控制依據,從而滿足參與吊裝作業的外天車及內天車的同步移動。對于吊運超長的物體,需要多個內天車或外天車配合工作,因此通過第一高度傳感器及第二高度傳感器分別采集外天車及內天車的吊裝高度,進而為同步控制器對各個天車升降機的運轉提供控制依據,從而滿足參與吊裝作業的外天車及內天車的吊機保持同等的升降動作。總控制臺通過無線通信系統對各個外天車及內天車進行遙控,其中各個外天車及內天車分別將各自的ID標識通過無通信系統發送給總控制臺,從而便于總控制臺識別各個外天車及內天車,并為作業的編程分組運行提供控制依據。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4365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