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乙醇酰胺的新方法及其催化劑的制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31386.0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954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于富紅;崔麗鳳;周品;柏寄榮;周全法;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J31/02 | 分類號: | B01J31/02;C07C231/02;C07C235/0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53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乙醇 新方法 及其 催化劑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備乙醇酰胺的新方法及其催化劑的制備,屬于煤化工和催化劑技術領域。本發明利用不同的前驅體通過高溫熔鹽法制備出高活性金屬催化劑同時添加液體催化劑形成固液混合催化劑,再以煤制乙二醇生產過程中的中間產物乙醇酸甲酯為起始原料,在制備得到的催化劑的作用下與伯胺類化合物反應生成乙醇酰胺。本發明提出制備乙醇酰胺的方法新穎,收率較高,并且所制備的催化劑方法獨特,在該反應過程中展現出高度活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備乙醇酰胺的新方法及其催化劑的制備,屬于煤化工和催化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煤制乙二醇的技術日臻完善,國內煤制乙二醇的大規模產業化裝置的投產,整個乙二醇行業面臨著產能過剩,市場惡劣競爭,目前發展煤制乙二醇的下游產品,成了當務之急。在煤制乙二醇的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中間產物乙醇酸乙酯,利用乙醇酸乙酯的下游需求是解決乙二醇行業產能過剩的一種方法。
乙醇胺是氨基醇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其作為關鍵性精細有機化工原料,包括三種異構體: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和三乙醇胺(TEA)。一乙醇胺約占乙醇胺總產量的50%,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劑、合成洗滌劑、聚氨酯助劑、空氣凈化劑、紡織助劑、橡膠加工助劑、化妝品等方面,國內對一乙醇胺的需求不斷增大,一乙醇胺的產出對比于需求仍有一定的缺口。
利用產能過剩的乙二醇生產線中的乙醇酸乙酯去解決供需不足的乙醇胺生產問題意味著工業界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可靈活調配乙醇酸乙酯和乙醇胺。因此如何實現這一工藝合成路線迫在眉睫。乙醇酰胺(羥基乙酰胺)可用作酰基化試劑,乙醇酰胺最主要可以進行加氫制備乙醇胺,因此利用乙醇酸乙酯為原料合成乙醇酰胺作為制備乙醇胺的原料是一條可行的工藝路線。同時,制備篩選出高活性的催化劑輔助乙醇酸乙酯高效氨解合成乙醇酰胺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拓展乙醇酰胺的合成路線以及探索合成路線所需要的高效催化劑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開發了一種用于催化酰胺化的特定復合催化劑體系,并構建一種乙醇酰胺的新型合成路線,為上游產能過剩的乙二醇提高新的發展路線,同時為下游的乙醇胺的生產提供新的契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用于催化酰胺化的固液復合催化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過程:
將金屬鹽前驅體、熔鹽和還原劑置于反應器中進行煅燒;煅燒結束后、冷卻,獲得固體金屬催化劑;然后將固體金屬催化劑與液體催化劑混合,即得固液復合催化劑;
其中,所述液體催化劑選自如下任意一種或多種:鈦酸四乙酯,鈦酸四異丙酯,鈦酸四丁酯,鋯酸異丙酯(又稱異丙醇鋯),鋯酸正丙酯(又稱正丙醇鋯)。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金屬鹽前驅體包括二氯化鎳,二氯化鈷,三氯化銠,四氯化鉑等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熔鹽包括氯化鋰,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鋁,氯化鎂,氯化鋅等中的至少一種或多種混合熔鹽。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還原劑包括鋰,鈉,鉀,鎂,鋁,鋅等中的至少一種。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煅燒的溫度為300-700℃。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煅燒包括利用密閉高溫釜煅燒,或者在惰性氣體保護下管式爐煅燒。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固液復合催化劑中固體金屬催化劑與液體催化劑的質量比為(1-8):10。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固體金屬催化劑與液體催化劑混合的方式包括超聲,高速攪拌等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利用上述方法提供一種用于催化酰胺化的固液復合催化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工學院,未經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313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