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稀油潤滑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28987.6 | 申請日: | 2020-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08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趙雙;劉樹良;鄭煥平;袁威;任文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N39/02 | 分類號: | F16N39/02;F16N29/02;F16N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楊柳岸 |
| 地址: | 400065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潤滑 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稀油潤滑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屬于潤滑系統領域。該系統通過伺服電機與溫度傳感器Ⅱ的聯鎖控制,可調節定量泵的轉速,從而改變供油管路壓力;通過設置帶有自力式壓力調節閥的旁通回路,實現旁通回路的開閉控制,從而使供油口為恒壓力控制模式。當供油口壓力高于或低于設定值時,自力式壓力調節閥自動開閉,并可根據供油管道壓力的大小,成比例的開閉閥口大小。當溫度傳感器Ⅱ檢測到油箱中油液的溫度較高時,加大伺服電機的轉速,即可增加定量泵的供油流量,供油管道上的壓力增加,自力式壓力調節閥的閥口開口度加大,讓一部分油液直接從冷卻器出口流回油箱內,即可達到油箱內油液溫度降溫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潤滑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稀油潤滑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冶金軋鋼領域,部分軋輥軸承需采用油膜潤滑方式,用于軸承的承載、潤滑和降溫。由于軸承負荷很大,潤滑油流經軸承后,溫升很高,溫升經常能達到20℃以上。通常稀油潤滑系統的進油溫度設置為40±2℃,因此,該系統的回油溫度能達到60℃以上。而潤滑系統通常只設置了進油冷卻器,從軸承返回的高溫油直接進入油箱,從而導致油箱內油溫很高。油箱內油液溫度過高會加速油液的氧化,加快密封件的老化,縮短泵的壽命,增加站房環境溫度,加大站房通風負荷要求;同時,對點檢人員和維護人員有燙傷的危險。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稀油潤滑系統及其控制方法,以降低油箱內油液的溫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稀油潤滑系統,包括油箱,油箱的出油口至軸承的供油口間通過管路依次設有定量泵、冷卻器、流量調節閥、壓力傳感器以及流量傳感器,軸承的出油口至油箱的回油口間的管路上設有溫度傳感器Ⅰ,油箱內設有溫度傳感器Ⅱ;還包括旁通回路,該旁通回路的一端接在冷卻器與流量調節閥之間的管路上,另一端與油箱相連通,該旁通回路上設有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定量泵與伺服電機相連并由該伺服電機控制。
應用于上述稀油潤滑系統的控制方法,檢測油箱內油溫的溫度傳感器Ⅱ與伺服電機的轉速進行聯鎖自動控制,油箱內的油溫由定量泵的輸出流量來調節,軸承的供油口采用恒壓力控制模式,當軸承供油口處的壓力高于或低于設定值時,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將根據供油管道的壓力大小成比例地開啟或關閉。
具體包括:
S1、當溫度傳感器Ⅱ檢測到油箱內的溫度高于設定值時,伺服電機的轉速增加,加大定量泵的輸出流量,此時軸承供油口前方的供油管道上的壓力增加,自力式壓力調節閥的閥口開口度加大,經過冷卻器冷卻的油液再通過旁通回路流回油箱,以冷卻油箱內的油液溫度;
S2、當溫度傳感器Ⅱ檢測到油箱內的溫度不高于設定值時,伺服電機的轉速降低,減小定量泵的輸出流量,此時軸承供油口前方的供油管道上的壓力降低,自力式壓力調節閥的閥口開口度減小或至完全關閉,經過冷卻器冷卻的油液送至軸承的供油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系統通過伺服電機與溫度傳感器Ⅱ的聯鎖控制,可調節定量泵的轉速,從而改變供油管路壓力;通過設置帶有自力式壓力調節閥的旁通回路,實現旁通回路的開閉控制,從而使供油口為恒壓力控制模式。當油箱油液溫度高時,加大泵電機轉速,增加系統流量,讓一部分流量直接從冷卻器出口流回油箱,即可達到油箱內油液降溫的目的。當油箱油液溫度不高時,降低泵電機轉速,減小系統流量,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控制過程均通過油箱油液溫度傳感器與伺服電機轉速之間的聯鎖自動實現,過程簡單可靠。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優選的詳細描述,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郵電大學,未經重慶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289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