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船舶新風溫控系統及風溫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18660.0 | 申請日: | 2020-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3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賴亦環;潘文鋒;李晉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興寧市技工學校 |
| 主分類號: | B63J2/12 | 分類號: | B63J2/12;B63J2/02;B63J2/10 |
| 代理公司: | 佛山信智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29 | 代理人: | 唐杏姣 |
| 地址: | 514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船舶 新風 溫控 系統 方法 | ||
1.一種船舶新風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機構和循環機構;
所述制冷機構設于艙室頂部;
所述制冷機構包括半導體制冷片;
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的制冷面設于所述艙室內,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的散熱面設于所述艙室外;
所述制冷面下方設有傾斜通道;
所述循環機構設于所述艙室底部;
所述循環機構包括水箱;
所述水箱頂部設有入氣管和出氣管;
所述水箱通過所述入氣管和所述出氣管與所述艙室內部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舶新風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管道;
所述入氣管設于所述第一水箱頂端;
所述第一水箱通過所述入氣管與所述艙室連通;
所述出氣管設于所述第二水箱頂端;
所述第二水箱通過所述出氣管與所述艙室連通;
所述第一水箱通過所述管道與所述第二水箱連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船舶新風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內設有汲水換氣機構;
所述汲水換氣機構包括水平汲水管、垂直換氣管和曝氣裝置;
所述水平汲水管的一端與海水連接,所述水平汲水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垂直換氣管連通;
所述曝氣裝置設于所述垂直換氣管底端;
所述入氣管穿設于所述垂直換氣管內;
所述入氣管一端與所述艙室連通,所述入氣管另一端與所述曝氣裝置連通;
所述管道連通于所述垂直換氣管的中段或以上。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船舶新風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包括分流裝置;
所述分流裝置設于所述第二水箱與所述管道相連通的一側內壁上,所述分流裝置與所述管道連通;
所述分流裝置包括殼體和多層相互交錯的隔水板;
所述隔水板設于所述殼體內壁上且位于所述管道下端,使水流通道變成S形;
所述殼體上設有通孔;
所述殼體底端設有開口。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船舶新風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管內設有過濾網;
所述第二水箱的外壁上設有與海水連接的出水口。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船舶新風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機構還包括均設置于所述艙室內的第一風機和第二風機;
所述入氣管位于所述艙室內的一端正對所述第一風機;
所述出氣管位于所述艙室內的一端正對所述第二風機。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舶新風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機構還包括除濕裝置;
所述除濕裝置包括若干個導熱網;
所述導熱網的側邊連接于所述制冷面下端;
所述導熱網下方設有托盤;
所述托盤的底部與所述入氣管連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船舶新風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網上設有導熱線;
所述導熱線沿所述導熱網和所述制冷面連接的側邊向外呈放射性指針狀設置。
9.一種船舶風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設定艙室的環境低溫閾值和C02濃度閾值;
(2)若檢測環境指標高于所述低溫閾值但未高于所述C02濃度閾值時,啟動制冷機構;
(3)若檢測環境指標高于所述C02濃度閾值但未高于所述低溫閾值時,啟動循環機構;
(4)若檢測環境指標高于所述低溫閾值和所述C02濃度閾值時,啟動所述制冷機構和所述循環機構。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船舶風溫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設定所述艙室和水箱之間的溫差閾值;
(2)檢測環境指標高于所述低溫閾值和所述C02濃度閾值時:
(21)若檢測環境指標未高于所述溫差閾值時,啟動所述制冷機構和所述循環機構;
(22)若檢測環境指標高于所述溫差閾值時,啟動所述循環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興寧市技工學校,未經興寧市技工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1866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力絕緣子表面處理系統
- 下一篇:照明系統及掃描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