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井下自動采煤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08266.9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78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明鵬;李民;郭勝帥;蘇岳;張正萌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黃陶勒蓋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3/06 | 分類號: | E21F13/06;E21F13/00;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興科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袁士林 |
| 地址: | 017312 內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井下 自動 采煤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井下自動采煤機,包括機架和移動架,需要更滑收料桿時,先控制移動架沿機架上的兩個滑軌移動,再控制滑動板沿限位槽進行移動,實現存放裝置的位置位于電機上方,控制升降桿下降,通過第二液壓缸控制其內部的第二活塞桿移動,調節備用收料桿的角度,使得備用收料桿與電機輸出端位置對應,進行備用收料桿安裝工作,更換完成后,通過第三液壓缸控制其內部的第三活塞桿向缸體外側移動,第三活塞桿推動推桿向下移動,使得兩個卡爪沿支桿的一端轉動,實現卡爪的開啟,放下備用收料桿,便于更換安裝備用收料桿,不需要額外吊機進行吊起備用收料桿,操作方便,避免收料桿損壞耽誤整個采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井下采煤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井下自動采煤機。
背景技術
采煤機是一個集機械、電氣和液壓為一體的大型復雜系統,工作環境惡劣,如果出現故障將會導致整個采煤工作的中斷,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現有的井下采煤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無法輔助固定機架,機架工作時的穩定性差;易出現遺留的煤塊,收集效率低,無法保證煤塊收集徹底;現有的井下采煤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煤礦開采后需要工人額外將煤塊裝入運送小車內部,勞動量大,工作效率低,不便于煤塊的運輸;現有的井下采煤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更滑收料桿時,需要額外吊機進行吊起備用收料桿,操作不方便,出現收料桿損壞會耽誤整個采煤工作,嚴重影響工作效率,造成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井下自動采煤機,以解決現有的井下采煤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無法輔助固定機架,機架工作時的穩定性差;易出現遺留的煤塊,收集效率低,無法保證煤塊收集徹底;現有的井下采煤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煤礦開采后需要工人額外將煤塊裝入運送小車內部,勞動量大,工作效率低,不便于煤塊的運輸;現有的井下采煤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更滑收料桿時,需要額外吊機進行吊起備用收料桿,操作不方便,出現收料桿損壞會耽誤整個采煤工作,嚴重影響工作效率,造成經濟損失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井下自動采煤機,包括機架和移動架,所述機架的頂部設置有移動架,機架的兩側頂部分別固定連接有滑軌,移動架的底部兩端設置有滑塊,移動架兩端的滑塊分別安裝在機架上的兩個滑軌上,移動架的頂部設置有滑動板,滑動板上設置有存放裝置,機架的中部位置設置有第二絞龍收料桿,第二絞龍收料桿的一側均設置有第一絞龍收料桿,第一絞龍收料桿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與第一絞龍收料桿傳動連接,第一電機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第二絞龍收料桿,第一絞龍收料桿和第二絞龍收料桿的底部均設置有接料板,兩個接料板分別固定設置在機架上;
所述存放裝置包括套管、升降桿和橫板,套管固定設置在滑動板的頂部,套管的內部設置有升降桿,升降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擋板,升降桿的底端穿過滑動板,且伸出到滑動板下方的升降桿的底端設置有連接塊,連接塊固定設置在橫板的頂面中部位置,連接塊一側的橫板的頂面上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位于滑動板下方的升降桿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第一固定塊與第二固定塊之間設置有第二液壓缸,第二液壓缸的內部設置有第二活塞桿,橫板的兩端分別開設有卡槽,每個卡槽的下方均設置有調節裝置,每個調節裝置均包括直桿和底板,直桿的頂端設置在卡槽的內部且與卡槽的內部固定連接,直桿的內部設置有第三液壓缸,第三液壓缸的內部設置有第三活塞桿,第三活塞桿的底端穿過底板,伸出到底板下方的第三活塞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推桿,底板的底部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支桿,每個支桿的一側均設置有卡爪,支桿與其一側的卡爪的中部位置轉動連接,每個卡爪的一端均開設有滑槽,推桿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兩個卡爪的滑槽的內部。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動板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別設置有限位滾輪,移動架的兩側側壁上均開設有限位槽,限位滾輪分別設置在兩個限位槽的內部,使得滑動板能夠沿限位槽進行移動,實現存放裝置的位置調節工作,便于更換安裝備用收料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黃陶勒蓋煤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內蒙古黃陶勒蓋煤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82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