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聚茚酮衍生物改性水性聚氨酯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07570.1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5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武;康倫國;姚東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眾(佛山)化工有限公司;韶關市合眾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18/66 | 分類號: | C08G18/66;C08G18/48;C08G18/44;C08G18/32;C08G18/36;C08G18/34;C08G18/38;C08G18/61;C09D5/22;C09D175/14;C09D5/14 |
| 代理公司: | 韶關市雷門專利事務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最明 |
| 地址: | 528138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聚 衍生物 改性 水性 聚氨酯 樹脂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三聚茚酮衍生物改性水性聚氨酯樹脂,按重量份計,其組成為:多異氰酸酯15.0~40.0份、三聚茚酮衍生物0.5~1.5份、多元醇4.0~8.0份、多元胺類擴鏈劑0.8~2.5份、低聚物多元醇12.0~45.0份、羥基硅油1.0~3.0份、2?苯基?2?丙醇1.5~4.5份、蓖麻油2.5~8.0份、二羥甲基丙酸1.8~5.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錫0.01~0.1份、丙酮5.0~15.0份、中和劑1.2~6.0份、去離子水52.0~100.0份;本發明的一種三聚茚酮衍生物改性水性聚氨酯樹脂,具有良好的附著力、硬度高、抗沖擊性佳、耐鹽霧好、發光性好及表面張力低等性能,自潔性能好,且具有良好的殺菌、抗菌功能;作為發光涂料以及熒光涂料時,無需外加發光材料與熒光劑,性能持久,可用于內外墻涂料、特種功能涂料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性水性聚氨酯樹脂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種三聚茚酮衍生物改性水性聚氨酯樹脂,屬于水性合成樹脂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聚氨酯是由低聚物多元醇、小分子多元醇、多異氰酸酯和擴鏈劑反應而成,反應原料及工藝因素對聚氨酯材料形態有很大影響,低聚物多元醇提供軟性鏈段,多異氰酸酯提供硬鏈段,這種軟硬結合的結構使得聚氨酯既具有高彈性又具有高硬度,從而達到研究者對特殊聚合物樹脂的設計。聚氨酯同時具有良好的耐溶劑性,耐磨性和抗曲撓性,因而被廣泛應用于涂料、膠黏劑、泡沫塑料、油墨及橡膠等領域。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對涂料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不含或少含揮發性有機物體系己成為新的發展方向,溶劑型樹脂正逐步被水性樹脂所替代,水性樹脂的開發與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除了降低有機化合物的揮發,隨著現代社會需求的增長,對于涂料的功能化要求也越來越多。除傳統保護作用外,希望在裝飾美觀、標記、溫度檢測、濕度及有機氣體檢測等領域也得到應用。熒光具有靈敏響應性與直觀性,使得涂料有熒光性質。傳統的熒光涂料按其摻雜的熒光顏料的組成不同,分為有機熒光涂料和無機熒光涂料兩大類。后者在有機聚合物中的分散性較差,制備涂料不易得到較好的力學性能。
發明內容
三聚茚酮是高度對稱,并且具有大的剛性共軛結構的稠環芳烴,具有良好的熒光性能,本發明先將三聚茚酮制備成三聚茚酮衍生物,然后再通過化學反應與聚氨酯結構以化學鍵相連,性能穩定,同時三聚茚酮衍生物中含有席夫堿結構,具有良好的抗菌、殺菌功能;引入二羥甲基丙酸DMPA,能與中和劑中和后形成穩定的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樹脂。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提供一種三聚茚酮衍生物改性水性聚氨酯樹脂。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種三聚茚酮衍生物改性水性聚氨酯樹脂的制備方法。
為了解決上面所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本發明涉及一種三聚茚酮衍生物改性水性聚氨酯樹脂,按重量份計,其組成為:多異氰酸酯15.0~40.0份、三聚茚酮衍生物0.5~1.5份、多元醇4.0~8.0份、多元胺類擴鏈劑0.8~2.5份、低聚物多元醇12.0~45.0份、羥基硅油1.0~3.0份、2-苯基-2-丙醇1.5~4.5份、蓖麻油2.5~8.0份、二羥甲基丙酸1.8~5.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錫0.01~0.1份、丙酮5.0~15.0份、中和劑1.2~6.0份、去離子水52.0~100.0份。
所述的三聚茚酮衍生物由三聚茚酮與2-羥基乙胺通過反應制得。
所述的多元醇為丙二醇、丁二醇、環己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二縮二乙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三羥甲基丙烷、三羥甲基乙烷、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醇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
所述的低聚物多元醇為分子量在800~3000之間的聚四氫呋喃二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內酯多元醇、聚醚二元醇、聚環氧丙烷多元醇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所述的中和劑為三乙胺、氨水、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眾(佛山)化工有限公司;韶關市合眾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合眾(佛山)化工有限公司;韶關市合眾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75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