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質燃氣生產用冷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06658.1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57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江五一;徐康海;張禮軍;張浩;包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香楊新能源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J3/20 | 分類號: | C10J3/2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劉培越 |
| 地址: | 2314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燃氣 生產 冷卻 裝置 | ||
1.一種生物質燃氣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氣壓縮風機(1)、第一換熱管(3)、第二換熱管(4)、第三換熱管(6)、爐排(8)和第四換熱管(12),所述空氣壓縮風機(1)連通有第一送風管(2),所述第一送風管(2)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換熱管(3)、第一連通管(10)和第二連通管(11)連通,所述第一換熱管(3)的內側安裝有燃氣輸出管(23),所述燃氣輸出管(23)的輸入端安插進燃氣爐罐體(15)的內部頂側,所述第二換熱管(4)埋設在燃氣爐罐體(15)的內壁中,所述第二換熱管(4)的外側上部與至少四個第一連通管(10)相連通,所述燃氣爐罐體(15)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爐排(8)且與爐排(8)連通,所述爐排(8)的內部埋設有第三換熱管(6),所述第三換熱管(6)的上側分別與若干第三連通管(14)連通,所述第三換熱管(6)的下側連通有一對第四連通管(16),所述第三連通管(14)連通在環形送風管(5)的內側,所述環形送風管(5)的外側與至少四個第二連通管(11)相連通,所述爐排(8)的下側面中心安裝有轉接管(13),所述爐排(8)的下側面邊緣安裝有排渣斗(22),所述轉接管(13)的下端連通有第四換熱管(12),所述第四換熱管(12)安裝在排渣斗(22)的內側中部,所述第四換熱管(12)的底部兩側對稱安裝有第二送風管(7),所述第二送風管(7)的底端貫穿排渣斗(22)的斗壁并與排渣斗(22)密封連接,所述第一換熱管(3)、第二送風管(7)和第四連通管(16)均與四通管(17)的輸入端連通,所述四通管(17)的輸出端連通有空氣輸入管,所述空氣輸入管貫穿燃氣爐罐體(15)的罐壁且與燃氣爐罐體(15)密封連接,所述空氣輸入管的管口深入到燃氣爐罐體(15)的內部,所述燃氣爐罐體(15)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所述排渣斗(22)的底部設置有排渣口,所述第一送風管(2)與第一換熱管(3)的連通處以及第一換熱管(3)與四通管(17)的連通處均安裝有第一閥門(18),所述第一送風管(2)與第一連通管(10)的連通處、各個第一連通管(10)的輸入端口以及第四連通管(16)與四通管(17)的連通處均安裝有第二閥門(19),所述第一送風管(2)與第二連通管(11)的連通處以及第二連通管(11)的輸入端口均安裝有第三閥門(20),所述第二送風管(7)與四通管(17)的連通處安裝有第四閥門(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質燃氣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爐排(8)包括外連接圈(24)和承接板(25),所述外連接圈(24)的上側固定連接在燃氣爐罐體(15)的下側邊緣上,所述外連接圈(24)的下側固定連接在排渣斗(22)的上側邊緣上,所述承接板(25)上成陣列均勻設置有若干落渣孔(9),所述落渣孔(9)的孔壁上端呈傾斜設置,所述外連接圈(24)和承接板(25)均埋設有第三換熱管(6)且每段第三換熱管(6)埋設在兩個相鄰的落渣孔(9)之間,所述第三換熱管(6)呈網狀,且第三換熱管(6)中心區域的每個管道交接處均與轉接管(13)的輸入端連通,所述排渣斗(22)的排渣口處設置有攪拌器,所述第一閥門(18)的輸入端、第二閥門(19)的輸入端、第三閥門(20)的輸入端和第四閥門(21)的輸入端均安裝有溫度計和氣壓計,所述承接板(25)的上側面安裝有第二溫度傳感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生物質燃氣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換熱管(4)包括豎換熱管(26)和橫換熱管(27),若干所述橫換熱管(27)等間距埋設在燃氣爐罐體(15)的罐壁中部,相鄰的橫換熱管(27)通過呈環形陣列均勻設置的若干豎換熱管(26)相連通,若干所述豎換熱管(26)交錯設置,位于最上層的橫換熱管(27)的外側連通有若干第一連通管(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生物質燃氣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換熱管(12)呈半徑逐漸縮小的螺旋線狀向下延伸,所述燃氣爐罐體(15)的上側設置有觀察窗且觀察窗與燃氣輸出管(23)對稱設置在燃氣爐罐體(15)的進料口的兩側,所述燃氣爐罐體(15)的內壁上安裝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燃氣輸出管(23)的輸出端安裝有氣體檢測傳感器和第三溫度傳感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物質燃氣生產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種生物質燃氣生產用冷卻裝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向燃氣爐罐體(15)的進料口加入生物質燃料,點火并開啟第一閥門(18),關閉其他閥門,通過空氣壓縮風機(1)、第一送風管(2)、第一換熱管(3)、四通管(17)和空氣輸入管向燃氣爐罐體(15)中通入空氣,從而與生物質燃料進行反應,從而生產生物質燃氣;
步驟二: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得到燃氣爐罐體(15)的溫度,并開啟連通著第一送風管(2)和第一連通管(10)的第二閥門(19)以及連通著第四連通管(16)和四通管(17)的第二閥門(19),從而對燃氣爐罐體(15)進行散熱,同時向燃氣爐罐體(15)中通入加熱的空氣,從而保持燃氣爐罐體(15)內的溫度;
步驟三:通過第二溫度傳感器得到爐排(8)的溫度,并開啟連通著第一送風管(2)和第二連通管(11)的第三閥門(20)以及連通著第二送風管(7)和四通管(17)的第四閥門(21),從而對爐排(8)進行散熱向燃氣爐罐體(15)中通入加熱的空氣;
步驟四:增加空氣壓縮風機(1)的數量,將所有的第二閥門(19)和第三閥門(20)與空氣壓縮風機(1)連通,根據溫度計和氣壓計的讀數,逐漸增加第二閥門(19)、第三閥門(20)的開啟數,并增加第四閥門(21)的開啟數;
步驟五:通過氣體檢測傳感器得出燃氣爐罐體(15)內的反應數據,并調整第一閥門(18)、第二閥門(19)、第三閥門(20)和第四閥門(21)的開啟程度,調整換熱效率,保持燃氣爐罐體(15)內的溫度,從而優化反應程度,提高燃氣中的可燃氣體的濃度比;
步驟六:根據第三溫度傳感器得出燃氣輸出管(23)輸出的燃氣的溫度,并調整第一閥門(18)的開啟程度,從而調整第一換熱管(3)的換熱效率,降低燃氣的溫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香楊新能源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香楊新能源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665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