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磨耗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503125.8 | 申請日: | 2020-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39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茍國慶;文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枝花容則釩鈦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眾恒智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黃芷 |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受電弓碳 滑板 磨耗 檢測 系統 | ||
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磨耗檢測系統,包括數據采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和控制中心,數據采集單元包括射頻標簽和與射頻讀寫器,控制中心控制射頻讀寫器工作;射頻標簽布設于受電弓碳滑板磨耗區的不同區域和不同深度處;射頻讀寫器讀取留在受電弓碳滑板上的未損傷的射頻標簽接收詢問信號后返回的包含身份信息的應答信號,并將所述應答信號發送給數據處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儲存有所有射頻標簽的身份信息和每個射頻標簽在受電弓碳滑板上的布設位置,根據射頻讀寫器讀取的身份信息,統計分析不同磨耗區域射頻標簽損傷和掉落情況,進而判斷受電弓碳滑板的磨耗值及磨耗區域。該檢測系統檢測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受電弓碳滑板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RFID技術的受電弓碳滑板磨耗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高速鐵路近年來的飛速發展,以及鐵路貨運向重載化方向發展,鐵路部門對列車的行車安全越來越重視。受電弓作為列車供電驅動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它直接與接觸網相連,從接觸網上獲取電流,驅動火車正常行駛。若弓網系統發生故障,則列車將失去動力,容易引發嚴重的鐵路交通事故,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對列車弓網系統進行動態檢測,掌握弓網系統的運行狀態就具有了重大意義,受電弓滑板的磨耗作為弓網系統重要的外部特征,對其磨損狀況進行測量對預防弓網事故有重大意義。因此目前許多國家都在發展高精度的碳滑板厚度測量系統,為列車的安全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傳統的受電弓碳滑板磨耗測量方法主要有三種:人工上車測量、傳感器測量和智能化在線測量。從其發展歷程來看,受電弓滑板磨耗檢測由最初的人工上車測量,逐步發展到光纖式磨耗傳感器的測量方法,再到現在的圖像在線測量,其測量方式越來越簡便高效,精度也越來越高,但是這三種方法都有其固有缺點:人工作業工作量大、無法實現在線監測;光纖式磨耗傳感器需要在每一個滑板處安裝一套設備,成本很高;智能化在線測量主要為超聲波測量、激光測量和圖像測量,但智能化在線測量受到天氣條件影響較大,在空氣狀況不佳、大氣污染嚴重的情況下,無法有效進行超聲波或拍照攝像測量,同時由于測量裝置安裝在固定高架上,成本較高,測量精度受到受電弓狀態以及觸發位置的影響較大,難以達到很高的測量精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設計巧妙、檢測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的受電弓碳滑板磨耗檢測系統,使得受電弓碳滑板的測量更加智能化和自動化。
本發明實現其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受電弓碳滑板磨耗檢測系統,包括數據采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和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單元包括射頻標簽和與射頻讀寫器,控制中心控制射頻讀寫器工作;
射頻標簽布設于受電弓碳滑板磨耗區的不同區域和不同深度處,當磨耗產生時,引起對應磨耗區域的射頻標簽損傷或掉落;
射頻讀寫器收到控制中心發送的讀取信息后,向射頻標簽發送詢問信號,并讀取留在受電弓碳滑板上的未損傷的射頻標簽接收詢問信號后返回的包含身份信息的應答信號,并將所述應答信號發送給數據處理單元;
數據處理單元儲存有所有射頻標簽的身份信息和每個射頻標簽在受電弓碳滑板上的布設位置,根據射頻讀寫器讀取的身份信息,統計分析不同磨耗區域射頻標簽損傷和掉落情況,進而判斷受電弓碳滑板的磨耗值及磨耗區域。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利用射頻技術的身份識別的功能,將射頻標簽布設于受電弓碳滑板磨耗區的不同區域和不同深度處,磨耗產生時,布置于相應磨耗位置的射頻標簽會損壞或掉落,通過射頻讀寫器讀取的身份信息,可統計分析不同磨耗區域射頻標簽損傷和掉落情況,從而判斷碳滑板的磨耗情況,包括磨耗區域和磨耗值,掌握更為全面的碳滑板磨損信息。
2、隨著射頻技術的發展,可盡可能減少射頻信號受電磁信號的干擾,本發明技術有望實現對運行列車受電弓碳滑板磨耗情況的在線實時監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枝花容則釩鈦有限公司,未經攀枝花容則釩鈦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0312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