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8846.4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77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董曉莉;趙小龍;陶金庫;毛磊凱;馬爽;張秀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C17/46 | 分類號: | E05C17/46;B64C1/14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溫福雪;李曉亮 |
| 地址: | 110169 遼寧省沈陽***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艙門 關閉 限位 彈性 結構 | ||
本發明屬于民用客機艙門與機身界面設計領域,提供了一種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其可多點布置在門周結構上。本發明涉及一種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可以同時解決常規設計方案中的兩個問題。一是螺旋作動器推動艙門至關閉位置時是彈性的,不但在達到關閉位置前存在一定的結構緩沖行程,同時,對服役期間艙門氣動力引起的震動也有所緩解,最終減小對螺旋作動器剛性沖擊,可延長螺旋作動器壽命;二是艙門總裝時可通過結構變形量設計提高裝配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滿足界面密封壓縮量要求。本發明結構簡潔,傳力路徑清晰,不僅可以減輕螺旋作動器硬碰硬帶來的損傷,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也可以降低裝配成本,提高裝配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屬于民用客機艙門與機身界面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通常,民用客機艙門與機身門周結構通過多個剛性擋塊定位,艙門裝配時手動調節螺栓以滿足艙門與機身門周結構裝配階差要求,艙門通過螺旋作動器推動艙門至打開或者關閉位置。常規方案中螺旋作動器推動艙門至關閉位置時是剛性的,容易損傷螺旋作動器以及連接結構,另外服役期間艙門氣動力引起的震動也會造成螺旋作動器損傷,均會降低其使用壽命;艙門總裝時為滿足氣動外形階差要求多次手動調節螺栓,效率低,裝配周期長。目前國內艙門定位并沒有更好的設計經驗,需要新技術創新優化以上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可以同時解決常規設計方案中的兩個問題。一是螺旋作動器推動艙門至關閉位置時是彈性的,不但在達到關閉位置前存在一定的結構緩沖行程,同時,對服役期間艙門氣動力引起的震動也有所緩解,最終減小對螺旋作動器剛性沖擊,可延長螺旋作動器壽命;二是艙門總裝時可通過結構變形量設計提高裝配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滿足界面密封壓縮量要求。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其可多點布置在門周結構2上;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的一端為實體結構,與門周結構2機械連接;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的另一端為空腔結構,空腔結構的截面為內腔可變形截面,分為外部的限位截面4和內部的變形截面5;艙門3打開,與門周結構2未接觸時,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的限位截面4和變形截面5是分離狀態;艙門3與門周結構2剛接觸時,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的變形截面5開始變形;艙門3與門周結構2接觸后,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的變形截面5開始變形,此為最初限位值,且滿足界面密封要求;結合螺旋作動器操作位置和艙門制造裝配公差累積情況調整變形截面5的變形量,最終壓緊限位截面4,達到限位最大值,同時達到界面密封件壓縮量最大值。
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為金屬型材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簡潔,傳力路徑清晰,不僅可以減輕螺旋作動器硬碰硬帶來的損傷,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也可以降低裝配成本,提高裝配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艙門與門周結構剛接觸狀態剖視圖。
圖2為艙門與門周結構壓緊狀態剖視圖。
圖3為一種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軸測圖。
圖中:1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2門周結構;3艙門;4限位截面;5變形截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1可多點布置在門周結構2上,關閉限位彈性結構1為金屬型材件,一端與門周結構2機械連接,另一端為內腔可變形截面,包括限位截面4和變形截面5。艙門3打開,與門周結構2未接觸時,一種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1內腔的限位截面4和變形截面5是分離狀態;艙門3與門周結構2剛接觸時,一種艙門關閉限位彈性結構1內腔的變形截面5是開始變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88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