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94529.5 | 申請日: | 202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42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闞毅然;蔣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J3/04 | 分類號: | B60J3/04;B60J1/20;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周獻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黃***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節 透光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車輛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方法、裝置、車輛以及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獲取車內乘員狀態信息和車內光強信息,判斷所述車內乘員狀態信息是否滿足預設條件,判斷所述車內光強信息是否滿足預設條件,根據所述車內乘員狀態信息和車內光強信息判斷結果控制車輛玻璃透光率達到預設值。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對車內乘員提供更好的休息環境和隱私環境,同時通過降低透光率還能起到隔熱和防止光線炫目的功能,提高車內乘客休息舒適度,使車輛玻璃透光調節更加智能,提升用車滿意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汽車控制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車輛的隱私玻璃已經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汽車上,很多車型已經取消遮陽簾,僅保留隱私玻璃,目前部分車型的隱私玻璃具備一定的自動調光功能,但調節方法操作往往不夠智能,且難以保證即時性需求,影響用戶用車滿意度。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申請提出了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方法、系統、存儲介質及車輛,以改善上述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獲取車內乘員狀態信息和車內光強信息,判斷所述車內乘員狀態信息是否滿足預設條件,判斷所述車內光強信息是否滿足預設條件,根據所述車內乘員狀態信息和車內光強信息判斷結果控制車輛玻璃透光率達到預設值。
第二方面,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裝置應用于車輛,所述裝置包括:車內乘員狀態獲取單元,用于獲取車內乘員狀態信息,光強檢測單元,用于獲取車內光強信息和車外光強信息,計算單元,用于計算所述車內乘員狀態信息、車內光強信息和車外光強信息是否滿足預設條件,控制單元,根據所述計算單元運算結果,控制車輛玻璃透光率達到預設值。
第三方面,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存儲有程序代碼,所述程序代碼可被處理器調用執行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可變透光率玻璃、一個或多個處理器、控制器以及存儲器,一個或多個程序,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被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被配置為由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配置用于執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方法、系統、車輛以及存儲介質,通過獲取車內乘員是否處于休息狀態,并結合車內光強信息或車外光強信息,自適應地調節車輛玻璃透光率達到預先設定值,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對車內乘員提供更好的休息環境和隱私環境,同時通過降低透光率還能起到隔熱和防止光線炫目的功能,提高車內乘客休息舒適度,使車輛玻璃透光調節更加智能,提升用車滿意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示出了本申請提出的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示出了本申請提出的另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3示出了本申請提出的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系統的結構框圖;
圖4示出了本申請提出的一種調節車內透光的車輛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45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