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元蘑新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92669.9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25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胡惠萍;吳清平;劉遠超;陳曉光;梁曉薇;謝意珍;肖春;李向敏;陳地靈;陳少丹;雍天喬;蔡曼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A01G18/0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劉明星;朱聰聰 |
| 地址: | 51007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元蘑新 菌株 及其 人工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株元蘑新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元蘑(Panellus edulis)HMGIM?A151349,保藏編號為:GDMCC No.61373。本發明通過采集野生的元蘑新菌株?元蘑HMGIM?A151349并確認其分類,通過人工馴化的研究,發掘出具有產量高,較耐高溫,適于在南方栽培,抗性好,生長周期短(比市場種生長周期縮短15天),蛋白質含量較高,色澤特別的元蘑新菌株?元蘑HMGIM?A151349。本發明的元蘑HMGIM?A151349可以在廣州地區正常出菇,可為南方地區提供新的珍稀食用菌品種,從而為元蘑的新菌株的利用提供了一個重要途徑。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珍稀食用菌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株元蘑新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元蘑Sarcomyxa edulis(Y.C.Dai,G.F.Qin)T.Saito,T.TonouchiT.Harada,其合格學名亦包括Panellus edulis Y.C.Dai,G.F.Qin,隸屬于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蘑菇亞門Agaricomycotina,蘑菇綱Agaricomycetes,蘑菇亞綱Agaricomycetidae,蘑菇目Agaricales,小菇科Mycenaceae,扇菇屬Sarcomyxa。
元蘑分布于中國東北、日本北部、美國和俄羅斯遠東等地區,屬特色的低溫食藥用菌,被普遍稱為新秀牡蠣菇Later oyster。在亞洲東北部地區較常見,特別是在中國和日本,很多書中都記錄元蘑是一種美味的蘑菇。在中國又名亞側耳、美味扇菇、黃蘑、冬蘑(東北地區)、凍蘑、美味冬菇等,在日本又名“Mukitake”剝茸。元蘑是中國東北重要的特色栽培蘑菇,僅次于黑木耳和猴頭菇。由于元蘑子實體形狀跟靈芝相似,但顏色偏黃色,所以又叫“黃靈菇”。該菌營養豐富,口感鮮嫩柔滑,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較高,且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此外它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如防止動脈硬化、提高免疫力、抑制腫瘤增值等。中藥研究表明,元蘑性甘、溫,有舒筋活絡、清熱祛濕和預防癌癥、腫瘤等作用,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甚至有報道將元蘑子實體在白酒中浸泡后,直接飲用,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雖然其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和經濟效益,但由于元蘑地域性分布較狹窄,多生于中國東北東部山區,且于每年9月份溫度低于20℃以后開始生長,故元蘑野生資源較稀缺,目前對其研究也相對較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產量高,較耐高溫,適于在南方栽培,抗性好,生長周期短(比市場種生長周期縮短15天),蛋白質含量較高,色澤特別的元蘑新菌株-元蘑(Panellus edulis)HMGIM-A151349,其于2020年12月15日保藏于廣東省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GDMCC),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先烈中路100號大院59號樓5樓,保藏編號為:GDMCC No.61373。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元蘑HMGIM-A151349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元蘑HMGIM-A151349的菌絲培養、栽培管理和采收子實體。
優選,具體為:
a、菌絲培養:元蘑HMGIM-A151349菌塊接種于生產母種培養基上,直至菌絲體長滿斜面,將母種菌絲體轉接至生產種培養基上擴大培養,培養至菌絲體長滿袋,取生產種菌絲體接種于栽培料培養基,至菌絲長滿帶后,繼續培養進行后熟期培養;
b、栽培管理和采收子實體:菌絲后熟期滿后打開栽培袋蓋子進行出菇,當菌蓋開始平展,采收子實體。
所述的菌絲培養優選為:
元蘑HMGIM-A151349菌塊接種于母種培養基上,25℃恒溫暗培養直至菌絲體長滿斜面,將母種菌絲體轉接至生產種培養基上擴大培養,25℃恒溫暗培養,培養至菌絲體長滿袋,取生產種菌絲體接種于栽培料培養基中,25℃±1℃、空氣相對濕度60-70%,至菌絲長滿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未經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9266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鑒別花臉香蘑原生質體單核體交配型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對SR-6×14
- 鑒別花臉香蘑原生質體單核體交配型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對SR-1×3
- 鑒別花臉蘑原生質體單核體交配型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對SR-6×4
- 鑒別花臉香蘑原生質體單核體交配型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對SR-4×2
- 鑒別花臉香蘑原生質體單核體交配型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對SR-6×6
- 鑒別花臉香蘑原生質體單核體交配型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對IS-879b
- 鑒別花臉香蘑原生質體單核體交配型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對SR-4×7
- 鑒別花臉香蘑原生質體單核體交配型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對IS-857c
- 鑒別花臉香蘑原生質體單核體交配型的方法及其專用引物對SR-1×10
- 一株元蘑新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