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央電驅動傳動傳感自適應變速電驅動輪轂在審
申請號: | 202011489628.4 | 申請日: | 2020-12-16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781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發明(設計)人: | 薛榮生;張引航;陳俊杰;王靖;徐彬皓;陳同浩;舒雷;譚志康;鄧天儀;鄧云帆;梁品權;顏昌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主分類號: | B62M11/04 | 分類號: | B62M11/04;B62M7/12 |
代理公司: | 重慶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張文軍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中央 驅動 傳動 傳感 自適應 變速 輪轂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央電驅動傳動傳感自適應變速電驅動輪轂,包括車輪、電機、以及穿設在車輪上的傳動軸,所述電機通過傳動傳感機構將動力傳遞給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設置有高速擋傳動機構、低速擋傳動機構和動力輸出部件,所述動力輸出部件與車輪同步轉動,所述電機和傳動傳感機構位于車輪的一側,所述高速擋傳動機構和低速擋傳動機構位于車輪的另一側。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不僅具備中央驅動式結構的優勢,而且能夠自適應匹配純電動交通工具的實際行駛工況與電機工況,不僅使其具有強大的爬坡和重載能力,而且使電機始終處于高效平臺上,大大提高了電機在爬坡和重載情況下的效率,降低了電機能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兩輪車電驅動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央電驅動傳動傳感自適應變速電驅動輪轂。
背景技術
隨著環保法規的日益嚴苛,以純電為動力的汽車、兩輪車、三輪車為代表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取代傳統燃油交通工具已經是大勢所趨。現有的兩輪電動車普遍采用輪轂電機和電機側掛式結構。
輪轂電機采用低速直流電機直接驅動,不僅效率相對較低,發熱量大,還由于電機體積大、重量重,打破了車輪結構原有的平衡,對操控性能及安全性方面會有一定影響。
側掛式結構將電機和變速系統(變速箱或減速器)置于驅動輪的同一側,盡管可以采用高速電機以提高機械效率,但變速機構與電機的重量較重,導致車輪的平衡性不佳,尤其對于兩輪車的影響更為明顯。
因此,申請人曾設計了一種采用中央驅動式結構的電驅動系統總成,兼具了輪轂電機和側掛式結構的優勢,彌補了輪轂電機和側掛式結構的不足,不僅能夠很好地保證轉動輸出部件的平衡性,而且具有極高的機械效率,較小的發熱量,更佳的散熱能力和更輕的重量。
但是,現有的中央驅動式電驅動系統總成不能根據阻力情況而自動換擋,從而不能根據行駛阻力自適應匹配車速輸出扭矩。為了保證普通路況的性能和能耗,導致電動兩輪車不具備強大的爬坡和重載能力,使電動兩輪車在爬坡和重載能力時,電機不處于高效平臺上,從而電機不僅效率低下,而且能耗過高。因此,急需設計一款能夠解決以上問題的中央電驅動傳動傳感自適應變速電驅動輪轂。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央電驅動傳動傳感自適應變速電驅動輪轂。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央電驅動傳動傳感自適應變速電驅動輪轂,包括車輪、電機、以及穿設在車輪上的傳動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通過傳動傳感機構將動力傳遞給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設置有高速擋傳動機構、低速擋傳動機構和動力輸出部件,所述動力輸出部件與車輪同步轉動,所述電機和傳動傳感機構位于車輪的一側,所述高速擋傳動機構和低速擋傳動機構位于車輪的另一側;
所述高速擋傳動機構包括摩擦離合器和用于對摩擦離合器施加預緊力的彈性元件組,所述摩擦離合器通過螺旋滾道套套裝在傳動軸上,所述螺旋滾道套與傳動軸之間形成螺旋傳動副,并能夠沿傳動軸軸向滑動,所述傳動軸能夠依次通過螺旋滾道套、摩擦離合器和超越離合器的內心輪將動力傳遞給與內心輪同步轉動的動力輸出部件;
所述低速擋傳動機構包括副軸傳動組件和套裝在傳動軸上的超越離合器,所述螺旋滾道套能夠依次通過副軸傳動組件和超越離合器將動力傳遞給動力輸出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96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