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遙感救援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489588.3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28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明;戎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5/00 | 分類號: | B25J5/00;B25J9/04;B25J9/10;B25J11/00;B62D55/06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黃前澤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遙感 救援 方法 | ||
1.一種遙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救援機器人,包括主體部分(6)、抓取裝置(1)和升降擔架臺(2);所述的抓取裝置(1)和升降擔架臺(2)均安裝在主體部分(6)的前部;抓取裝置(1)包括機械手(10)和機械臂模塊;機械手(10)安裝在機械臂模塊的末端;機械臂模塊帶動機械手(10)三自由度移動;
所述機械手(10)包括內(nèi)側支架(39)、轉動支架(40)、第一傳動齒輪(27)、第二傳動齒輪(31)、夾持鉗口(29)和第三傳動齒輪(30);第一傳動齒輪(27)、第二傳動齒輪(31)和第三傳動齒輪(30)均為錐齒輪;第一傳動齒輪(27)、第二傳動齒輪(31)同軸支承在機械臂模塊的末端;內(nèi)側支架(39)與機械臂模塊的末端轉動連接;內(nèi)側支架(39)的轉動軸線與一傳動齒輪(27)、第二傳動齒輪(31)的軸線重合;第一傳動齒輪(27)和第二傳動齒輪(31)由對應的電機各自驅動旋轉;轉動支架(40)與內(nèi)側支架(39)轉動連接;轉動支架(40)的轉動軸線與內(nèi)側支架(39)的轉動軸線垂直相交;第三傳動齒輪(30)均固定在轉動支架(40)上;第一傳動齒輪(27)、第二傳動齒輪(31)與第三傳動齒輪(30)的兩側分別嚙合;轉動支架(40)的外側安裝有由電機驅動張合的夾持鉗口(29);所述夾持鉗口(29)上的兩個單側鉗爪上包裹有彈性層;
所述升降擔架臺(2)包括側輪(34)、運輸架和輸送機(32);運輸架用于裝載傷員;運輸架上安裝有輸送機(32);運輸架的外端能夠上下翻轉;運輸架的外端安裝有側輪(34);
所述運輸架的內(nèi)端與主體部分(6)鉸接;運輸架的兩側均設置有雙連桿機構(36);雙連桿機構(36)包括第一推桿和第二推桿;第一推桿的一端與主體部分(6)鉸接,另一端與第二推桿的一端鉸接;第二推桿的另一端與運輸架鉸接;第一推桿由電機驅動旋轉,帶動運輸架外端的上下翻轉;安裝在主體部分(6)底部的行走機構(4)采用兩個履帶機構;兩個履帶機構分別位于升降擔架臺(2)的兩側;
該遙感救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救援機器人被帶到救援現(xiàn)場,并行進到傷者處;
步驟二、抓取裝置(1)調(diào)整傷者的姿勢成平躺式,并且將升降擔架臺(2)與傷者的頭部對齊,以便將傷者轉移到擔架上;
步驟三、轉移傷者并撤離現(xiàn)場;
3-1.升降擔架臺(2)的外端向下翻轉至側輪(34)與地面接觸;升降擔架臺(2)上的輸送機(32)啟動;
3-2.抓取裝置(1)抬起傷者的肩部和頭部,使得傷者的肩部和頭部高于升降擔架臺(2)的輸送機(32)的外端;履帶式遙感救援機器人開始向傷者移動,且抓取裝置(1)保持傷者的姿態(tài)不變,使得傷者轉移到升降擔架臺(2)上;之后,輸送機(32)關閉;
3-3.升降擔架臺(2)的外端向上翻轉至水平狀態(tài);之后,履帶式遙感救援機器人攜帶傷者撤離到安全區(qū)。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遙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取裝置(1)共有兩個,分別安裝在主體部分(6)前部的兩側;升降擔架臺(2)位于兩個抓取裝置(1)之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遙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械臂模塊包括連接軸(9)、旋轉盤(11)、底座(12)、肩部傳動軸(13)、三角臂(14)、外支臂、第一伸縮執(zhí)行器(16)和第二伸縮執(zhí)行器(23);底座(12)固定在旋轉盤(11)上;所述三角臂(14)的內(nèi)端與底座鉸接;三角臂(14)的外端與外支臂的中部鉸接;第二伸縮執(zhí)行器(23)的兩端與底座、三角臂(14)的外端分別鉸接;第一伸縮執(zhí)行器(16)的兩端與三角臂的中部、外支臂的內(nèi)端分別鉸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遙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手(10)還包括滑塊(28)和絲桿;滑塊(28)滑動連接在轉動支架(40)上;絲桿支承在轉動支架(40)上;絲杠的軸線與轉動支架(40)、內(nèi)側支架(39)所成轉動副的公共軸線重合;絲杠由安裝在內(nèi)側支架(39)上的電機驅動;滑塊(28)與絲桿構成螺旋副;夾持鉗口(29)的兩個單側鉗爪各自與支架配合兩根等長連桿形成平行四邊形機構;滑塊(28)通過兩根驅動桿連接到夾持鉗口(29)的兩個單側鉗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jīng)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958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