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料電池用接合隔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85107.1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75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鈴木健斗;石田堅太郎;布川和男;儀賀章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NOK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8/0265 | 分類號: | H01M8/0265;H01M8/0273;H01M8/02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金楊;李雪 |
| 地址: | 日本東京都港***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料電池 接合 隔板 | ||
本發明提供能夠抑制凸筋密封部的面壓力的偏差、實現密封性的均勻化的燃料電池用接合隔板。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凸筋密封部(41),由向相互相反方向突出的一對密封用凸筋部構成;彈性體(4),配置于凸筋密封部(41)的內部;和多個第一連通孔(61),沿隔板的厚度方向貫通形成且供反應氣體或者制冷劑流通,凸筋密封部(41)以沿著隔板的外周緣的方式形成,并且形成為沿著第一連通孔(61)的形狀,彈性體(4)以規定的長度配設于凸筋密封部(41)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料電池用接合隔板。
背景技術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包括接合隔板的燃料電池單元。燃料電池單元包括電解質膜-電極結構體和夾著電解質膜-電極結構體的一對接合隔板(參照專利文獻1)。
圖6是示出與專利文獻1相關的接合隔板的一例的剖視圖。如圖6所示,接合第一金屬隔板101與第二金屬隔板102從而形成接合隔板120。第一金屬隔板101和第二金屬隔板102包括呈凸起狀的密封用凸筋部111。第一金屬隔板101和第二金屬隔板102的、密封用凸筋部111突出一側的面的相反側的面彼此接合。在密封用凸筋部111的前端設有密封構件113。
接合隔板120之中,由密封用凸筋部111、111形成凸筋密封部121。一對接合隔板120、120通過用相對的凸筋密封部121、121彼此夾持電解質膜或者電解質膜外周的樹脂膜進行密封,從而能夠防止燃料氣體、氧化劑氣體等反應氣體的泄漏。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13921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凸筋密封部121通過凸起狀的密封用凸筋部111的反作用力和密封構件113的追隨性來確保密封性。然而,密封用凸筋部111的反作用力因密封用凸筋部111(凸筋密封部121)的剖面形狀的誤差、密封線形狀(凸筋密封部121的平面形狀)的影響,而存在因地方不同而產生偏差的情況。在凸筋密封部121的反作用力存在偏差的情況下,面壓力會有偏差,從而可能影響密封性。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該技術問題而發明的,其課題在于提供能夠抑制凸筋密封部的面壓力的偏差、實現密封性的均勻化的燃料電池用接合隔板。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
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本發明是燃料電池用接合隔板,由一對金屬隔板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具有:凸筋密封部,由向相互相反方向突出的一對密封用凸筋部構成;彈性體,配置于所述凸筋密封部的內部;和多個第一連通孔,沿隔板厚度方向貫通形成,且供反應氣體或者制冷劑流通,所述凸筋密封部以沿著隔板的外周緣的方式形成,并且形成為沿著所述第一連通孔的形狀,所述彈性體以規定的長度配設于所述凸筋密封部內。
根據該燃料電池用接合隔板,通過設于凸筋密封部的內部的彈性體的反作用力來提高低反作用力部的面壓力。由此能夠抑制凸筋密封部的不同地方的面壓力的偏差,其結果,能夠遍及凸筋密封部整周(全長)地確保所期望的面壓力。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燃料電池用接合隔板,能夠抑制凸筋密封部的面壓力的偏差,實現密封性的均勻化。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燃料電池單元的剖視圖。
圖2是實施例一的燃料電池用隔板的組裝前的剖視圖。
圖3是示出燃料電池用接合隔板的制造方法的彈性體配置工序的剖視圖。
圖4是實施例二的燃料電池用接合隔板的俯視圖。
圖5A是在實施例二的燃料電池用接合隔板中,形成于第二連通孔的周圍的凸筋密封部的組裝前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NOK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NOK株式會社;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851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