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箱活頂結構、車廂及軌道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72421.6 | 申請日: | 2020-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373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亞飛;侯亞輝;何經偉;賈志言;董長祿;李志申;程春欣;吳磊;侯麗嫻;張雷;吳勝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C17/02 | 分類號: | B61C17/02;B61D17/00;B61D1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遠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馬軍芳;張艷 |
| 地址: | 063035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箱 結構 車廂 軌道 車輛 | ||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水箱活頂結構、車廂及軌道車輛,水箱活頂結構包括活頂框和活頂蓋,其中,活頂框包括沿車廂長度方向設置的第一活頂框和沿車廂寬度方向設置的第二活頂框;第一活頂框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一側面,第一底面的第二端連接第一側面,第一側面的高度小于頂板的高度;第二活頂框包括第二底面、第二側面和第三側面,第二側面和第三側面的高度小于頂板的高度;活頂蓋位于車廂長度方向的一側搭接在第一側面的第二端;活頂蓋位于車廂寬度方向的一側搭接在第三側面上。本申請實施例的水箱活頂結構中活頂蓋的外輪廓與頂板的外輪廓位于同一平面或弧面內,從而有利于減小車輛運行時的阻力,降低車輛運營能耗。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軌道車輛制造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水箱活頂結構、車廂及軌道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高速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軌道車輛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為滿足乘客的生活需求,在軌道車輛的車廂中均設有水箱以存儲一定量的水,水箱一般設置在車廂的中頂板和頂板之間的間隙內,在頂板上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水箱活頂結構,可以通過水箱活頂結構打開或關閉開口。
圖1中示出的是相關技術中水箱活頂結構的簡圖;圖2中示出的是相關技術中水箱活頂結構的豎截面圖;請參照圖1-圖2。在相關技術的方案中,水箱活頂結構100包括活頂框110、活頂蓋120和壓板130。其中,活頂框110圍繞在開口的外側并且豎直設置在頂板200上;活頂蓋120的四周抵接在活頂框110上,二者的連接處可以通過密封膠條140進行密封;壓板130設置在頂板200上且位于活頂框110的外側,壓板130包括與頂板200相連的第一部分以及垂直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朝向活頂蓋120一側延伸至活頂蓋120的上方,以將活頂蓋120壓緊固定,并且第二部分可拆卸的連接在頂板200上,方便活頂蓋120的安裝和拆卸。
但是,如圖2所示,采用相關技術中的方案后,水箱活頂結構100整體高于車頂的外輪廓,在車輛運行時易產生較大的阻力,造成車輛運營能耗增加,同時,該結構在車輛高速運行時易產生噪音,影響乘客乘車體驗。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水箱活頂結構、車廂及軌道車輛,主要用于解決相關技術中水箱活頂結構造成車輛運營能耗增加及易產生噪音的問題。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水箱活頂結構,與車廂頂板和側頂板上的水箱開口相適配,包括:
活頂框,所述活頂框包括沿車廂長度方向設置的第一活頂框和沿車廂寬度方向設置的第二活頂框;
所述第一活頂框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一側面,所述第一底面平行于車廂寬度方向設置,所述第一底面的第一端用于連接所述側頂板,所述第一底面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一側面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側面的第二端的高度小于所述頂板的高度;
所述第二活頂框包括第二底面、第二側面和第三側面,所述第二側面和第三側面分別連接所述第二底面位于所述車廂長度方向的兩端,所述第二側面和第三側面的高度小于所述頂板的高度,所述第二側面用于連接所述頂板;
活頂蓋,所述活頂蓋位于所述車廂長度方向的一側搭接在所述第一側面的第二端;所述活頂蓋位于所述車廂寬度方向的一側搭接在所述第三側面上;連接固定后,所述活頂蓋的外輪廓與所述頂板的外輪廓位于同一平面或弧面內。
如上所述的水箱活頂結構,可選地,所述活頂蓋位于所述車廂長度方向的一側伸出所述第一側面后與所述第一底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活頂框內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平行于所述第二底面設置,所述連接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側面和第三側面,所述活頂蓋位于所述車廂寬度方向的一側伸出所述第三側面后與所述連接板固定連接。
如上所述的水箱活頂結構,可選地,所述活頂蓋位于所述車廂長度方向的一側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底面上設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內設有滑塊螺栓,所述滑塊螺栓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后連接所述活頂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724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