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軌道吊裝結構及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65783.2 | 申請日: | 2020-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69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冬衛;張天白;張華;常勝利;李虎;米莉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25/22 | 分類號: | E01B25/22;E01B25/24;B61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遠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馬軍芳;張艷 |
| 地址: | 063035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吊裝 結構 懸掛 軌道交通 系統 | ||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軌道、軌道吊裝結構及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軌道包括多個首尾相連的子軌道,子軌道包括用于承載行走裝置的承載面,承載面上沿軌道的延伸方向設有開口;承載面上設有連接結構,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承載面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和設置在承載面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的形狀與第二配合部的形狀互補,子軌道通過第一配合部搭接在與其相鄰的另一個子軌道的第二配合部上;第一配合部包括多個第一凸臺,至少兩個第一凸臺的厚度不同;第二配合部包括多個第二凸臺,至少兩個第二凸臺的厚度不同,多個第一凸臺與多個第二凸臺一一對應。采用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案,能夠降低行走輪發生震顫的幾率,提高軌道車輛行車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軌道車輛制造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軌道、軌道吊裝結構及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
背景技術
軌道交通系統是指車輛需要在特定軌道上行駛的一類運輸系統。常見的軌道交通系統有鐵路系統、地鐵系統、輕軌系統、有軌電車系統和磁懸浮軌道系統等。以上不同種類的軌道交通系統中,軌道均設置在地面上,而伴隨著地面交通擁堵的不斷加重,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應運而生。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將軌道和軌道車輛懸掛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間中,從而充分利用了地面之上的空間,有利于緩解地面的交通壓力。
在相關技術的方案中,懸掛式交通系統的軌道由多個首尾相連的子軌道對接而成。子軌道包括第一側面、第二側面、頂面和承載面;其中,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相對設置,頂面的兩側分別連接第一側面的第一端和第二側面的第一端,承載面的兩側分別連接第一側面的第二端和第二側面的第二端;第一側面、第二側面、頂面和承載面共同圍成一個內部具有空腔的箱式結構。使用時,承載面朝向地面,承載面上沿軌道的延伸方向設有開口,軌道車輛通過穿過開口的吊掛裝置連接設置在空腔內的行走裝置,行走裝置的行走輪沿開口兩側的承載面移動以帶動軌道車輛移動。為了克服軌道使用過程中由于熱脹冷縮現象產生的微變形問題,在兩個子軌道的連接處還設有伸縮縫,伸縮縫可以為軌道提供伸縮空間,以降低熱脹冷縮現象對軌道造成的影響。
但是,在相關技術的方案中,行走輪在經過伸縮縫時容易發生震顫,從而影響軌道車輛的行車平穩性。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軌道、軌道吊裝結構及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主要用于解決相關技術中,行走輪在經過伸縮縫時容易發生震顫,影響軌道車輛的行車平穩性的問題。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軌道,包括多個首尾相連的子軌道,所述子軌道的內部形成有用于容納行走裝置的空腔,所述子軌道包括用于承載所述行走裝置的承載面,所述承載面上沿所述軌道的延伸方向設有開口;
位于所述開口的至少一側的所述承載面上設有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承載面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和設置在所述承載面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形狀與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形狀互補,所述子軌道通過所述第一配合部搭接在與其相鄰的另一個所述子軌道的所述第二配合部上;
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多個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的厚度小于所述承載面的厚度,至少兩個所述第一凸臺的厚度不同;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多個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凸臺的厚度小于所述承載面的厚度,至少兩個所述第二凸臺的厚度不同,多個所述第一凸臺與多個所述第二凸臺一一對應。
如上所述的軌道,可選地,多個所述第一凸臺沿垂直于所述軌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多個所述第二凸臺沿垂直于所述軌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
如上所述的軌道,可選地,在背離所述開口的方向上,多個所述第一凸臺的厚度依次遞減,多個所述第二凸臺的厚度依次遞增;
或者,在背離所述開口的方向上,多個所述第一凸臺的厚度依次遞增,多個所述第二凸臺的厚度依次遞減。
如上所述的軌道,可選地,多個所述第一凸臺沿所述軌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多個所述第二凸臺沿所述軌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657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