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便攜式激光光斑記錄儀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53969.6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110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大為;席文強;郭磊;張青;向康;徐傳立;黃雄;田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久之洋紅外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H04N5/232;H04N5/33;G01V8/1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許美紅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激光 光斑 記錄儀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激光光斑記錄儀,包括近紅外鏡頭、分光棱鏡、CMOS板機、主控制模塊、圖像處理模塊和圖像顯示器;所述分光棱鏡具有不同波段的光學透過率;CMOS板機包括兩個CMOS傳感器,其中第一CMOS傳感器為低照度CMOS,第二CMOS傳感器為全高清CMOS;外部環境光通過近紅外鏡頭進入分光棱鏡,分光棱鏡將背景光與1064nm激光光斑分別成像于兩個CMOS傳感器上,分別形成激光光斑和背景圖像,圖像處理模塊通過圖像融合技術得到光斑探測圖像,并通過圖像顯示器顯示融合后的圖像。本發明可有效提高1064nm光斑成像的效果,可以實現在強環境光下遠距離探測1064nm激光光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手持光電偵察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激光光斑記錄儀。
背景技術
1064nm脈沖激光是一種最為常用的軍用激光波段之一,一般用于激光測距、激光目標指示、激光引偏、激光致盲、激光武器等領域。而1064nm激光是一種人眼不可見的近紅外激光,因此,對1064nm激光的觀測需要借助近紅外傳感器成像。觀測1064nm激光光斑一般使用硅基CMOS、CCD傳感器、感光相紙、近紅外熒光卡等設備,而對于遠距離1064nm激光光斑觀測一般使用Si、InGaAs、HgCdTe等面陣成像傳感器。這些探測方式的主要優缺點如下:
(1)感光相紙、近紅外熒光卡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探測范圍廣,但這些探測方式只適用于實驗室環境進行近距離探測,只能作為相關研究人員的一種輔助觀測手段;
(2)Si基CMOS、CCD傳感器:成本相對低廉、圖像分辨率高、成像效果優異,但1064nm已經處于傳感器響應波段的邊緣,傳感器對1064nm激光的量子效率一般低于5%。這使得探測器對環境光的響應明顯高出對光斑的響應,進而嚴重影響光斑探測的信噪比。InGaAs近紅外面陣傳感器:對1064nm激光有較高的響應,具備一定的夜視能力,可以較為容易地濾除環境光對光斑探測的影響,同時還具備一定的夜視能力。但InGaAs面陣傳感器成本較高,分辨率較低,成像效果也遠不如傳統的CMOS、CCD傳感器。HgCdTe制冷型中紅外傳感器:對1064nm激光有響應,同時具備較強的夜視能力,但其成本較高,圖像分辨率較低,對鏡頭要求較高。
除了1064nm波段對光斑觀測帶來了一定難度,脈沖1064nm激光極低的占空比也給光斑觀測帶來了不小的技術難度。一般軍用1064nm脈沖激光的脈寬不大于20ns,頻率不高于100Hz,其占空比僅為10-6量級,這使得傳感器快門不易捕捉到激光脈沖,同時傳感器曝光時間內絕大部分響應的是環境光,使得光斑成像的對比度較低。
為了提高光斑成像的對比度,可采用脈沖同步的方法保證傳感器每次曝光都能接收到光斑,同時降低曝光時間,提高信噪比。但作為獨立使用光斑觀測設備,難以實現與激光器的同步。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可以實現在強環境光下遠距離探測1064nm激光光斑的便捷式激光光斑記錄儀。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激光光斑記錄儀,包括近紅外鏡頭、分光棱鏡、CMOS板機、主控制模塊、圖像處理模塊和圖像顯示器;所述分光棱鏡具有不同波段的光學透過率;CMOS板機包括兩個CMOS傳感器,其中第一CMOS傳感器為低照度CMOS,第二CMOS傳感器為全高清CMOS;
外部環境光通過近紅外鏡頭進入分光棱鏡,分光棱鏡將背景光與1064nm 激光分別成像于兩個CMOS傳感器上,分別形成激光光斑和背景圖像,圖像處理模塊通過圖像融合技術得到光斑探測圖像,并通過圖像顯示器顯示融合后的光斑圖像。
接上述技術方案,近紅外鏡頭為寬波段可調焦鏡頭,焦距為200mm,波段為450nm~1100nm,F數為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久之洋紅外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北久之洋紅外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539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細長樹干對正剝皮裝置
- 下一篇:羚牛水鹿自動識別跟蹤統計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