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轉葉式舵機的電氣控制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42534.1 | 申請日: | 2020-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202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周偉偉;曹輝;吳艷;夏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H25/30 | 分類號: | B63H25/30;F04B49/06;F04B5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杜春秋;姚姣陽 |
| 地址: | 21117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轉葉式 舵機 電氣 控制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轉葉式舵機的電氣控制系統,包括泵組起動箱、報警接線箱、駕控臺報警板、集控室報警板和泵組接線盒。該電氣控制系統是轉葉式液壓舵機泵站的電氣配套產品,主要用于對液壓泵站油泵機組進行工況控制,包括對各油泵電機的起停和加熱控制,對機組相關報警信號的處理,對液壓系統電液換向閥控制,以及對推舵機構限位開關動作信號和自動舵反饋信號的處理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船用舵機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轉葉式舵機的電氣控制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據申請人了解,轉葉式液壓舵機是船舶的關鍵設備,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噪音小、壽命長的優點,已成為船用舵的主流配套設備。然而,傳統的轉葉式舵機電氣控制泵組起動箱沒有互為備用自動起動功能,失電后只能人工手動切換,報警接線箱采用純繼電器回路控制,線路復雜但自動化程度較低,不能滿足現代化船舶舵機工作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種性能可靠,操作簡單的基于轉葉式舵機的電氣控制系統及方法。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轉葉式舵機的電氣控制系統,包括泵組起動箱、報警接線箱、駕控臺報警板、集控室報警板和泵組接線盒; 所述泵組起動箱,用于控制泵組電機起動、停止以及電機加熱;
所述報警接線箱,用于處理泵組起動箱和液壓泵組傳送的報警信號并將處理結果反饋至駕駛臺報警板和集控室報警板;
所述駕駛臺報警板,用于監測到駕駛臺的異常和故障時發出警報;
所述集控室報警板,用于監測到機艙集控室的異常和故障時發出警報;
所述泵組接線盒,用于連接液壓泵組和報警接線箱的互連接線。
本發明的電氣控制系統是轉葉式液壓舵機泵站的電氣配套產品。主要用于對液壓泵站油泵機組進行工況控制,包括對各油泵電機的起停和加熱控制,對機組相關報警信號的處理,對液壓系統電液換向閥控制,以及對推舵機構限位開關動作信號和自動舵反饋信號的處理等。本發明新型的轉葉式舵機電氣控制系統結構簡單,性能可靠,采用PLC控制技術代替傳統的純繼電器控制方式,滿足了兩臺泵組起動箱在失電情況下自動切換的功能。同時,對于這種輸入輸出點數較多的電氣系統,采用PLC控制方式,極大地縮短了設計和生產周期,提高了調試和檢修效率。
本發明進一步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優選地,所述集控室報警板、駕駛臺報警板、泵組起動箱均與報警接線箱相互連接。
優選地,所述駕駛臺報警板的信息發送端與泵組起動箱的接收端連接, 所述泵組起動箱的信息發送端與泵組接線盒的接收端連接,所述泵組接線盒的信息發送端與報警接線箱的接收端連接。
優選地,所述泵組起動箱與自動舵相互連接,所述泵組起動箱的接收端與推舵機構連接。
優選地,所述泵組起動箱有兩臺,其中一臺為備用。
優選地,所述駕駛臺報警板上設有用于調節指示燈亮度的調光旋鈕,所述報警接線箱、駕駛臺報警板、集控室報警板上均設有用于消除聲報警的消音按鈕,所述泵組起動箱上設有用于控制電機加熱器的加熱旋鈕,所述電機加熱器用于加熱非工作狀態的電機。
本發明的控制系統主要有如下三個作用:舵機泵組起??刂?、舵機操舵控制、舵機報警顯示。本發明的電氣控制系統結構簡單,性能可靠,適用于大部分轉葉式液壓舵機系統。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基于轉葉式舵機的電氣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系統初始化,設置連接主電源的泵組起動箱為常用,連接應急電源的泵組起動箱為備用;轉至第二步;
第二步、舵機控制器判斷常用泵組是否失去動力電源,當常用泵組失去動力電源時,通過備用泵組起動箱啟動備用泵組,然后轉至第三步,當常用泵組沒有失去動力電源時,直接轉至第三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425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