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架運營地鐵車站新建雨棚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440376.6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99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玉發(fā);丁習斌;劉暢;劉文銳;劉洋;陳治任;周建云;羅成;練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五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成都高源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10/00 | 分類號: | E04F10/00;E04H3/00;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張行超 |
| 地址: | 550002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運營 地鐵 車站 新建 雨棚 施工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架運營地鐵車站新建雨棚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S1,在高架運營地鐵處沿軌行區(qū)兩側搭建延伸支撐平臺30;S2,在所述延伸支撐平臺30外搭建門式桁車單元組,并將所述門式桁車單元組吊至所述延伸支撐平臺30上;S3,將雨棚組裝單元塊吊至所述門式桁車單元組上,并由所述門式桁車單元組沿所述延伸支撐平臺30移動至預定位置;S4,組裝各所述雨棚組裝單元塊形成新建雨棚。本發(fā)明可在保證地鐵車站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實現對擴建車站雨棚的快速新建,并能縮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架運營地鐵車站新建雨棚的施工方法,屬于高架運營地鐵改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地鐵,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運量、用電力牽引的軌道交通。列車在全封閉的線路上運行,位于中心城區(qū)的線路基本設在地下隧道內,中心城區(qū)以外的線路一般設在高架橋或地面上。地鐵是涵蓋了城市地區(qū)各種地下與地上的路權專有、高密度、高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
隨著地鐵交通線網的不斷擴大,地鐵吸引的客流日益增多,在原有高架運營地鐵車站旁設計新建一條地鐵線路,并由該高架運營地鐵車站進行換乘的情況越來越多,換乘客流的沖擊加劇了原有高架運營車站規(guī)模不足的影響,部分車站迫切需要擴大規(guī)模,提高服務水平。
高架多層島式車站是高架運營地鐵車站的一種車站結構,高架多層島式車站的主體結構包括基礎柱、地鐵平臺和雨棚,其中,地鐵平臺設置在基礎柱上,雨棚呈拱形,并搭設在地鐵平臺上,在地鐵平臺的中部設有站臺,站臺的兩側設有地鐵鐵軌,乘客由站臺進出兩側的地鐵。
高架多層島式車站的擴建改造,需要將既有雨棚拆除,并在地鐵鐵軌的兩側新建兩個景觀平臺和兩個側式站臺,以提高乘客換乘效率,同時要在既有地鐵平臺和新建側式站臺上方搭設新雨棚。然而,目前對于既有高架運營地鐵車站的改造來說,可以采用的技術手段非常有限,尤其對于運營中的高架多層島式車站的擴建改造來說,如何在保證地鐵車站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實現雨棚的快速新建目前幾乎不存在任何可借鑒的技術手段。
發(fā)明內容
基于上述,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高架運營地鐵車站新建雨棚的施工方法,在保證地鐵車站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實現對擴建車站雨棚的快速新建,并能縮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架運營地鐵車站新建雨棚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S1,在既有高架運營地鐵車站外沿軌行區(qū)兩側搭建延伸支撐平臺;
S2,在所述延伸支撐平臺外搭建門式桁車單元組,并將所述門式桁車單元組吊至所述延伸支撐平臺上;
S3,將雨棚組裝單元塊吊至所述門式桁車單元組上,并由所述門式桁車單元組沿所述延伸支撐平臺移動至預定位置;
S4,組裝各所述雨棚組裝單元塊形成新建雨棚。
在其中一個例子中,所述延伸支撐平臺的施工方法為:先搭建延伸支撐平臺基礎,再搭建延伸支撐平臺柱、梁及面板。
在其中一個例子中,在所述延伸支撐平臺上設有走行軌道,所述門式桁車單元組可沿所述走行軌道移動。
在其中一個例子中,所述門式桁車單元組包括:
橫梁,呈水平設置;
立柱,設置在所述橫梁的兩端,并且,所述立柱的頂端與所述橫梁的端部相連;
走行機構,設置在所述立柱的底端;
防護棚,設置于所述橫梁上;
其中,由若干所述橫梁、所述立柱和所述走行機構共同構成預定長度的門式框架桁車,由所述防護棚對所述門式框架桁車進行上頂防護。
在其中一個例子中,所述防護棚的上頂面設有支撐胎架,所述支撐胎架用于支撐新的雨棚組裝單元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五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成都高源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五局集團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成都高源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403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