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異構無線網絡中基于個性化消費偏好的垂直切換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38603.1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723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馬彬;奚盼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恒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陳棟梁 |
| 地址: | 400065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網絡 基于 個性化 消費 偏好 垂直 切換 系統 | ||
本發明請求保護一種異構無線網絡中基于個性化消費偏好的垂直切換系統,針對異構無線網絡環境中,如何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提升用戶體驗的問題,該文提出一種基于個性化消費偏好的垂直切換算法。首先在預處理模塊中結合當前業務進行參數處理,獲得滿足業務基本需求的網絡相關參數;其次通過網絡端的數據挖掘模塊獲得用戶的個性化消費偏好權重;最后結合相關參數和個性化消費偏好權重構建自定義效用函數,通過比較用戶對候選網絡的綜合效用值選擇目標網絡。仿真結果表明,該算法使用戶接入滿足其個性化消費偏好的網絡,降低了算法時間開銷和網絡阻塞率,并提升了吞吐量和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異構無線網絡中的網絡選擇方法,屬于移動通信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異構無線網絡中基于個性化消費偏好的垂直切換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了多種無線接入技術并存的異構無線網絡環境。異構無線網絡環境下,不同接入技術間的網絡切換稱為垂直切換,并在傳輸速率、服務費用、業務體驗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同時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該領域中,如何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提升用戶體驗,成為學術界與產業界的研究熱點問題。
文獻[Bin MA,Shangru LI,Xianzhong XIE.An Adaptive Vertical HandoverAlgorithm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Networks[J].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9,41(5):1210-1216]基于神經網絡,根據不同業務類型,對分類后的參數進行訓練,從而進行網絡選擇。文獻[MA B,ZHANG W J,and XIE X Z.Individualization Service Oriented FuzzyVertical Handover Algorithm[J].Journal of ElectronicsInforma tionTechnology,2017,39(6):1284-1290]采用模糊邏輯算法,根據終端應用對QoS參數的需求,設計不同的隸屬度函數,然后根據當前終端的業務類型,合理地選擇網絡。該類算法效率較高,能夠高效選網,但是需要事先建立相應的模糊推理規則庫,在輸入參數增加的情況下,模糊規則庫的數量會激增,導致推理時間復雜度過大。文獻[楊靜,李鵬程,閆俊杰,等.關系親密程度的LTE異構網絡切換算法[J].四川大學學報,2018,55(1):74-80.]通過統計用戶接入微蜂窩的歷史信息得到關系親密程度,再結合用戶移動速度和網絡的帶寬綜合選網,降低了切換總次數。文獻[王夢雪.超密集異構無線網絡中基于環境預測的切換算法.[碩士論文].重慶郵電大學,2020]結合終端的歷史移動信息,預測終端下一時刻的位置,以此提前生成高質量的網絡候選集,最終為終端提供高質量的網絡服務。此外,上述文獻雖考慮了歷史信息,但對其挖掘依舊不夠,忽略了用戶對網絡的個性化需求,尤其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好用戶接入異構無線網絡的歷史信息,獲取個性化偏好來輔助切換并提升用戶體驗,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以上現有技術的問題。提出了一種異構無線網絡中基于個性化消費偏好的垂直切換系統。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異構無線網絡中基于個性化消費偏好的垂直切換系統,其包括:預處理模塊、數據挖掘模塊及判別選擇模塊,其中,預處理模塊用于結合當前業務進行閾值判斷和參數處理,篩選得到滿足業務基本需求的網絡的服務質量評價值x1、性價比x2、價格效用值x3;
數據挖掘模塊,用于通過網絡端的數據挖掘模塊獲得定義的個性化消費偏好權重,其中分別為追求極致性能的偏好程度α、追求較高性價比的偏好程度β、價格敏感型的偏好程度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郵電大學,未經重慶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86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