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材料高效成型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36465.3 | 申請日: | 202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902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郭平安;王小剛;金康;邊翊;丁金根;孫奮麗;何增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機精密成形產業技術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70/46 | 分類號: | B29C70/46;B29C70/54;B29B15/08;B29B15/10;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漫 |
| 地址: | 241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材料 高效 成型 工藝 | ||
1.一種復合材料高效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00、通過模溫機將模具下模和模具上模加熱至預設溫度,并維持恒溫;
步驟200、將多個單層的碳纖維片材輥壓成多層中間料,并將多層中間料按要求裁切成預設規格的待成型料,并將待成型料放入模具下模內;
步驟300、在所述模具下模內的所述待成型料表面涂覆樹脂膠后,將模具下模送入液壓裝置下方;
步驟400、通過液壓裝置將所述模具上模下壓至所述模具下模上完成合模,并加壓預設時間以完成待成型料的成型,然后分離所述模具上模,冷卻后取出模具下模內成型的復合材料;
依據所述待成型料的加工時間、樹脂膠的涂覆時間、復合材料的合模成型時間來選擇多個模具下模交替完成成型工藝;
所述液壓裝置包括安裝架(1),在所述安裝架(1)上設置有校位壓模機構(2),所述模具上模(103)安裝在所述校位壓模機構(2)上,在所述校位壓模機構(2)的壓模方向上設置有驅動軌道(102),兩個模具下模(101)安裝在所述驅動軌道(102)上,所述驅動軌道(102)用于帶動兩個所述模具下模(101)周期性交替移動至所述校位壓模機構(2)的正下方,所述校位壓模機構(2)用于將所述模具上模(103)下壓至所述模具下模(101)以完成合膜動作;
當所述驅動軌道(102)周期性往復驅動兩個所述模具下模(101)運動至所述模具上模(103)正下方時,所述校位壓模機構(2)推動所述模具上模(103)下壓并對所述模具下模(101)的位置進行校正以確定所述模具下模(101)位于所述模具上模(103)的正下方,使所述模具上模(103)依次與兩個所述模具下模(101)合模,以交錯進行材料成型動作;
所述校位壓模機構(2)包括與所述安裝架(1)連接且用于固定所述模具上模(103)的固定架(3),在所述固定架(3)上安裝有用于驅動所述模具上模(103)朝所述模具下模(101)運動并朝所述模具上模(103)逐級施加力的下壓柱(4),且在所述固定架(3)上設有用于跟隨所述固定架(3)活動并在合模前對所述模具下模(101)位置進行校準的校準器(5);
所述校準器(5)包括與所述固定架(3)連接的隨動牽引架(501),所述隨動牽引架(501)遠離所述固定架(3)的一側連接有縱截面呈“凵”字形結構的校準外架(502),在所述校準外架(502)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有多個縱截面呈直角梯形結構的輔助夾持塊(503),所述輔助夾持塊(503)的表面連接有推動柱(504),所述推動柱(504)遠離所述輔助夾持塊(503)的一端連接有側壁套設有扭簧的偏轉柱(505),所述偏轉柱(505)與所述校準外架(502)內壁直接連接,且在所述偏轉柱(505)的側壁套接有用于阻擋所述模具上模(103)下壓的阻擋片(506),所述阻擋片(506)遠離所述偏轉柱(505)的一端連接有縱截面呈“凵”字型結構的導向滑塊(507),所述導向滑塊(507)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架(3)上且與所述下壓柱(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高效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00中所述樹脂膠的涂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01、取生物質油改性環氧樹脂、乙醇、乳化劑、硅烷偶聯劑、二甲基硅油、固化促進劑依次加入攪拌釜,攪拌10—20min,攪拌均勻,以獲得樹脂膠;
步驟302、通過涂膠裝置從攪拌釜提取樹脂膠,以所述模具下模的一個拐角為起點,使涂膠頭按照順時針在所述模具下模內的所述待成型料的外周環繞行進并逐漸向中心縮進進行樹脂膠的涂覆;
步驟303、再控制涂膠頭從中心逆時針沿著所述步驟302的環繞行進路線逐漸向外邊緣靠近,直到回到起點,以完成涂覆工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高效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所述模具下模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所述模具下模分別從所述液壓裝置的兩側交替式動作以分別完成待成型料的成型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機精密成形產業技術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機精密成形產業技術研究院(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3646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