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鐵站明挖區間基坑圍護結構的注漿式堵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29095.0 | 申請日: | 2020-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57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周浩;周躍偉;龍根望;蔣艷;黃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五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16 | 分類號: | E02D19/16;E02D15/02;E02D37/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鄧宇 |
| 地址: | 550003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鐵 站明挖 區間 基坑 圍護結構 注漿式 堵漏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鐵站明挖區間基坑圍護結構的注漿式堵漏方法,包括采用封堵物堆碼在圍護結構對應于基坑內部的一側,形成臨時封堵體對滲漏處進行封堵;在圍護結構對應于基坑外部一側的土體中鉆注漿孔,注漿孔與滲漏處之間具有一個預設間距,且注漿孔的深度低于滲漏處一個預設高度;采用注漿機向注漿孔內注漿,直至滲漏處的漏水現象消除的步驟。該注漿式堵漏方法具有成本低、堵漏效果好、適用范圍廣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鐵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鐵站明挖區間基坑圍護結構的注漿式堵漏方法。
背景技術
地鐵站明挖區間基坑的圍護結構滲漏可能造成地表沉降、地面塌陷、管線損壞、房屋傾斜破壞甚至倒塌,其引起的風險不容忽視。因此在圍護結構出現滲漏時,必須及時、有效的進行堵漏。
注漿式堵漏法是在基坑的圍護結構出現較大滲漏時所采用的一種堵漏方法,其是通過在圍護結構外部一側的土體中鉆設注漿孔,然后經注漿孔向土體內注入堵漏漿液將堵漏孔封堵,特別是在滲漏水中帶泥沙時必須采用注漿式堵漏法。現有注漿式堵漏法都是直接鉆設注漿孔并注漿進行堵漏,由于注漿堵漏需要一定時間,無法第一時間控制滲漏造成的險情擴大,且由于注漿堵漏是在動水條件下施工,而漿液的凝固、堆積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若水流較大,會造成漿液來不及凝固、堆積就被水流沖走,導致堵漏不成功或者堵漏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本低、堵漏效果好、適用范圍廣的地鐵站明挖區間基坑圍護結構的注漿式堵漏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地鐵站明挖區間基坑圍護結構的注漿式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采用封堵物堆碼在圍護結構對應于基坑內部的一側,形成臨時封堵體對滲漏處進行封堵;
(S2)在圍護結構對應于基坑外部一側的土體中鉆注漿孔,注漿孔與滲漏處之間具有一個預設間距,且注漿孔的深度低于滲漏處一個預設高度;
(S3)采用注漿機向注漿孔內注漿,直至滲漏處的漏水現象消除。
上述的注漿式堵漏方法,優選的,所述步驟(S1)中,在采用封堵物堆碼形成臨時封堵體前,先在滲漏處的滲漏孔中塞入土工布形成孔內封堵。
上述的注漿式堵漏方法,優選的,所述步驟(S1)中,封堵物為黏土、土袋、水泥包中的一種,在采用土袋、水泥包時采用交錯堆砌方式形成臨時封堵體。
上述的注漿式堵漏方法,優選的,所述步驟(S2)中,注漿孔與滲漏處之間的預設間距為1m~2m。
上述的注漿式堵漏方法,優選的,所述步驟(S2)中,注漿孔的深度低于滲漏處的預設高度為3m~5m。
上述的注漿式堵漏方法,優選的,所述步驟(S3)中,先向注漿孔內注入凝固時間較長的第一種漿液,直至第一種漿液隨水流流出漏出處后,立即改為注入凝固時間短于第一種漿液的第二種漿液,直至漏水現象消除。
上述的注漿式堵漏方法,優選的,采用鉆孔及注漿一體的注漿機,先完成步驟(S2)的鉆注漿孔后,立即進行步驟(S3)的注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本發明地鐵站明挖區間基坑圍護結構的注漿式堵漏方法,在圍護結構對應于基坑外部一側的土體中鉆注漿孔進行注漿封堵之前,先采用堆碼封堵物形成臨時封堵體在圍護結構對應于基坑內部的一側對滲漏處進行封堵,臨時封堵體不僅可以暫時控制滲漏造成的險情擴大,且由于注漿堵漏是在動水條件下施工,而漿液的凝固、堆積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若水流較大,就會造成漿液來不及凝固、堆積就被水流沖走,該臨時封堵體還起到在注漿堵漏時防止大量漿液被水流沖走的作用,可降低堵漏成本、提升堵漏效果,尤其是在滲漏的水流較大時能偶保障堵漏成功。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五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五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290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