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注塑模腔內傳感器數據進行注塑工藝能力分析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415686.2 | 申請日: | 2020-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63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怡;賀磊;尹廣亮;鄭優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澎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76 | 分類號: | B29C45/76 |
| 代理公司: | 蘇州智品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注塑 模腔內 傳感器 數據 進行 工藝 能力 分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利用注塑模腔內傳感器數據進行注塑工藝能力分析的方法,在模具的近澆口安裝壓力傳感器,從傳感器采集的原始數據以表格形式統計;將采集到的數據存入數據庫中;選擇需要分析的模具和生產日期;選取壓力最大值作為監測點;去除停機、空射的周期數據;用圖形展示模腔壓力連續曲線;投影曲線上的點到縱坐標,形成一維數據;計算Ca、Cp、Cpk;根據Ca、Cp、Cpk的值判斷工藝與品質;計算接入系統的所有生產的品質分布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采集模腔內傳感器數據,利用計算機軟件自動計算注塑生產的工藝能力,無需人工操作,減少誤差,提升效率,得到的注塑工藝能力指數可幫助主機廠了解注塑廠的生產能力,從而選擇合適的注塑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注塑工藝能力分析技術領域,具體為利用注塑模腔內傳感器數據進行注塑工藝能力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制造行業,一般通過計算Ca、Cp、CPK來判斷生產出合格產品的能力,制程準確度是衡量制程中實際中心值與規格中心值一致性的指標,即位置關系,其計算方法為Ca=(Avg(X)–C)/(T/2),其中:Avg(X)為樣本平均數,C為規格中心,T為規格公差,制程精密度是反映過程能力滿足產品質量標準能力的參數,其計算方法為Cp=(USL–LSL)/6δ,其中:
制程能力指數:一種表示制程水平高低的方便方法,其實質是反映制程合格率的高低,只有制程能力強的制程才能生產出質量好、可靠性高的產品,其計算法方法為Cpk=(1-|Ca|)Cp;
在注塑生產中,當生產出一批塑料產品后,一般通過人工檢驗的方式來判斷該產品是否為合格產品。對于如何統計計算注塑制品的品質情況,只能逐個稱量注塑制品的重量,然后計算重量分布來觀察品質情況。該方法不僅費時費力,對于大量生產的產品很難做到對每個產品進行稱重。
在注塑行業,注塑工藝能力、產品質量與模具、注塑工藝、材料、注塑機等因素息息相關,但這些因素最終都會反應到模腔內壓力的變化。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證明,在既定的注射設備及材料下,模腔壓力監測技術是確保產品質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模腔壓力曲線在行業內也稱為工藝曲線。近年來,國外不少傳感器廠家,如Kistler、RJG、Priamus、Futaba等,采用各種技術方式采集注塑模具模腔內的壓力數據,用以監測注塑制品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注塑模腔內傳感器數據進行注塑工藝能力分析的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利用注塑模腔內傳感器數據進行注塑工藝能力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模具的近澆口安裝壓力傳感器,從傳感器采集的原始數據以表格形式統計;
步驟二:將采集到的數據存入數據庫中;
步驟三:選擇需要分析的模具和生產日期;
步驟四:選取壓力最大值作為監測點;
步驟五:去除停機、空射的周期數據;
步驟六:用圖形展示模腔壓力連續曲線;
步驟七:投影曲線上的點到縱坐標,形成一維數據;
步驟八:計算Ca、Cp、Cpk;
步驟九:根據Ca、Cp、Cpk的值判斷工藝與品質;
步驟十:計算接入系統的所有生產的品質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澎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澎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156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