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輸氣管道損傷破裂的防護裝置及防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92935.0 | 申請日: | 202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0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0 |
| 發明(設計)人: | 代建波;翁光遠;呂剛;宋梅梅;張煜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L55/17 | 分類號: | F16L55/17;F16L41/02;F16L55/10;F17D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騰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飛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輸氣管道 損傷 破裂 防護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管道工程建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輸氣管道損傷破裂的防護裝置及防護方法,包括筒狀的主體;主體內壁上設置有密閉部件,密閉部件包括氣嘴和氣囊;主體內壁上沿徑向方向設置凹槽;氣囊置于凹槽內;氣嘴一端與氣囊相連通;氣嘴另一端置于主體外部;主體包括左管以及通過卡接部件與左管相連的右管;左管和右管均為結構相同半圓筒狀結構,卡接部件包括回槽和凸起;回槽置于左管端部;凸起置于右管端部;凸起卡入回槽內;還包括側管和閥門。本發明不會中斷油氣輸送,能有效防止油氣泄露損失而引發的事故,確保管道安全運行,且有效保護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道工程建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輸氣管道損傷破裂的防護裝置及防護方法。
背景技術
在管道施工中,特別是油氣管道長期在高壓條件下運行,金屬管道的機械性能會逐漸退化,管道焊縫本身存在的問題以及由于應力腐蝕產生的微小裂紋就會擴展,當裂紋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帶來突發性的管道破裂事故,這種管道損傷破裂有可能引起災難性的后果,例如管道泄漏,容易造成油氣損失,同時外泄的油氣可能引發火災、爆炸等事故,安全性差;此外油氣泄露對環境造成危害。
當發生大的突發性管道泄漏事故,如斷裂、爆管等,由于管道突然失壓,一般都能夠及時發現,但是需要現場檢查確定事故具體位置。而對于小的泄漏事件,則需要采用更先進的泄漏探測技術。泄漏探測技術包括離線檢測和在線監測兩種:
(1)離線檢測是指按要求定期對管道進行的巡查;通過觀察地表、儀器探測或紅外成像技術等發現泄漏。由于離線檢測不是時時進行的,因此該方法一般不能在泄漏事故發生后及時發現并采取應對措施;
(2)在線監測是通過管道上專門安裝的泄漏監測系統對管道進行動態監視,在泄漏事故發生的瞬間檢測到泄漏信息,發出報警從而通過計算機快速計算確定泄漏位置然后再采取應對措施,例如切斷輸氣源,但是這樣就會使得輸氣過程中斷,同時油氣還是從輸氣管道泄露造成損失,可能引發火災、爆炸等事故。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輸氣管道損傷破裂的帶來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輸氣管道損傷破裂的防護裝置及防護方法,不會中斷油氣輸送,能有效防止油氣泄露損失而引發的事故,確保管道安全運行,且有效保護環境。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輸氣管道損傷破裂的防護裝置包括筒狀的主體;所述主體內壁上設置有密閉部件;所述密閉部件包括氣嘴和氣囊;所述主體內壁上沿徑向方向設置凹槽;所述氣囊置于凹槽內;所述氣嘴一端與氣囊相連通;所述氣嘴另一端置于主體外部。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包括左管以及通過卡接部件與左管相連的右管;所述左管和右管均為結構相同半圓筒狀結構;所述左管內壁上和右管內壁上均沿徑向方向設置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卡接部件包括回槽和凸起;所述回槽置于左管端部;所述凸起置于右管端部;所述凸起卡入回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用于輸氣管道損傷破裂的防護裝置還包括與主體并行設置的側管。
進一步的,所述用于輸氣管道損傷破裂的防護裝置還包括置于主體前端的閥門。
一種用于輸氣管道損傷破裂的防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待輸氣管道上發生損傷破裂的薄弱點;
2)將主體套裝在薄弱點處的輸氣管道上,通過密封部件使得主體內壁與輸氣管道外壁之間密封,油氣被密閉主體內;
3)閥門置于待防護輸氣管道薄弱點前端;側管一端置于閥門且與待防護輸氣管道連通;側管另一端置于主體后端且與待防護輸氣管道連通,通過控制閥門的關閉,使得油氣從側管內通過,實現油氣連續輸送。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薄弱點的確定過程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石油大學,未經西安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929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