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輸氣管道損傷破裂的防護裝置及防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92935.0 | 申請日: | 202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0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0 |
| 發明(設計)人: | 代建波;翁光遠;呂剛;宋梅梅;張煜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L55/17 | 分類號: | F16L55/17;F16L41/02;F16L55/10;F17D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騰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飛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輸氣管道 損傷 破裂 防護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地埋輸氣管道損傷破裂在線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地埋輸氣管道損傷破裂防護裝置實現;
所述地埋輸氣管道損傷破裂防護裝置包括套裝在地埋輸氣管道(2)上的筒狀主體(1);所述主體(1)內壁上設置有密閉部件;所述密閉部件包括氣嘴(16)和氣囊(17);所述主體(1)內壁上沿徑向方向設置凹槽(15);所述氣囊(17)置于凹槽(15)內;所述氣嘴(16)一端與氣囊(17)相連通;所述氣嘴(16)另一端置于主體(1)外部;所述主體(1)包括左管(11)以及通過卡接部件與左管(11)相連的右管(12);所述左管(11)和右管(12)均為結構相同半圓筒狀結構;所述左管(11)內壁上和右管(12)內壁上均沿徑向方向設置凹槽(15);所述卡接部件包括回槽(13)和凸起(14);所述回槽(13)置于左管(11)端部;所述凸起(14)置于右管(12)端部;所述凸起(14)卡入回槽(13)內,呈圓弧面接觸;
所述防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地埋輸氣管道(2)上發生損傷破裂的薄弱點;
薄弱點的確定過程包括:
1.1)收集相關油氣輸送時地埋輸氣管道(2)損傷時的相關背景、技術條件和地質情況,形成完整的數據庫;
1.2)通過概率統計方法預測薄弱點可能出現的位置,查找出易發生地埋輸氣管道(2)漏油的區域,找出可能漏油處存在的地質規律;
1.3)根據地質數據判斷地埋輸氣管道(2)上發生漏油概率超過95%的區段,即為薄弱點;
2)將所述的主體(1)套裝在地埋輸氣管道(2)的薄弱點處,通過密閉部件使得主體(1)內壁與地埋輸氣管道(2)外壁之間密封,油氣被密閉在主體(1)內;
具體實現過程是,所述左管(11)和右管(12)分別套在地埋輸氣管道(2)上薄弱點的軸向兩側;凸起(14)卡進回槽(13)內,形成弧形面接觸,將左管(11)和右管(12)固定套在薄弱點外部;再通過氣嘴(16)向氣囊(17)不斷充氣,氣囊(17)膨脹將主體(1)與地埋輸氣管道(2)之間的空隙填滿;
3)閥門(4)置于待防護地埋輸氣管道(2)薄弱點前端;側管(3)一端置于閥門(4)且與待防護地埋輸氣管道(2)連通;側管(3)另一端置于主體(1)后端且與待防護地埋輸氣管道(2)連通,通過控制閥門(4)的關閉,使得油氣從側管(3)內通過,實現油氣連續輸送,完成地埋輸氣管道損傷破裂在線防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輸氣管道損傷破裂在線防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17)的壓力為P1,地埋輸氣管道(2)中油氣的壓力為P2,所述P1P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石油大學,未經西安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9293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