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蝌蚪形中空聚合物粒子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87141.5 | 申請日: | 202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803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胡繼文;李志華;李詩;林樹東;涂園園;黃振祝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雄中科院孵化器運營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國科廣化(南雄)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所韶關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57/02 | 分類號: | C08F257/02;C08F212/08;C08F212/36;C08J9/00;C08L51/00;A61K47/32;A61K45/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劉瑜 |
| 地址: | 512400 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蝌蚪 中空 聚合物 粒子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蝌蚪形中空聚合物粒子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穩定劑溶于乙醇和甲苯的混合溶劑中,再加入聚苯乙烯種子微球,得到懸浮液;(2)將苯乙烯、二乙烯苯和引發劑溶于乙醇和甲苯的混合溶劑中,得到前驅體混合溶液;(3)在惰性氣體氛圍下將步驟(1)中的混合溶液升溫至75±1℃,然后使用蠕動泵將步驟(2)中得到的前驅體混合溶液逐滴加入到步驟(1)中的懸浮液中進行分散聚合反應,待反應結束并冷卻至室溫,離心、洗滌、冷凍干燥,得到蝌蚪形中空聚合物粒子。本發明方法工藝簡單、對環境污染小,且成本低廉,產率較高,制得的蝌蚪形中空聚合物粒子具有中空結構且形貌可調控,應用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合物粒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蝌蚪形中空聚合物粒子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蝌蚪形結構是具有頭和尾兩部分的結構獨特的幾何形狀。自然界中具有蝌蚪形結構的生物包括蝌蚪﹑精細胞﹑細菌和噬菌體等,蝌蚪形結構賦予了它們特有的生物功能。受到自然界中生物具有的蝌蚪形結構啟發,研究者們制備了各種蝌蚪形納米粒子,其主要包括蝌蚪形金屬納米粒子(Hu Jianqiang,Zhang Yong,Liu Bo,Liu Jinxuan,Zhou Haihui,Xu Yunfeng,Jiang Yuxiong,Yang Zhilin,Tian Zhong-Qun,J.Am.Chem.Soc.,2004,126,9470-9471;Camargo Pedro H.C.,Xiong Yujie,Ji Li,Zuo Jian M.,Xia Younan,J.Am.Chem.Soc.,2007,129,15452-15453;Yamada Liliam K.,da Silva Anderson G.M.,Rodrigues Thenner S.,Haigh Sarah J.,Camargo Pedro H.C.,ChemNanoMat,2016,2,509–514.),蝌蚪形蝌蚪形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Tian Lu,Ng Meng Tack,Venkatram N.,JiWei,Vittal Jagadese J.,2010,Cryst.Growth Des.,2010,10,1237–1242;Li Mingji,Wang Xiufeng,Li Hongji,Wei Dai,Qiu Guojun,Liu Fude,Yang Baohe,Mater.Lett.,2013,106,45-48;Yu Taekyung,Joo Jin,Park Yong Il,Hyeon Taeghwan,Angew.Chem.Int.Ed.,2005,44,7411–7414.)和蝌蚪形無機非金屬納米粒子(Ni Wei,LiangFuxin,Liu Jiguang,Qu Xiaozhong,Zhang Chengliang,Li Jiaoli,Wang Qian,YangZhenzhong,Chem.Commun.,2011,47,4727–4729;Ni Zifeng,Wang Yongguang,AdvancedMaterials Research,2011,194-196,614-617;Jia Baoping,Gao Lian,J.Phys.Chem.B,2007,111,5337-5343.)。不同類型的蝌蚪形納米粒子都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力學、光學和電學性能而被廣泛應用于界面催化、局部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傳感器和推進器、非線性光學及光響應器件、太陽能電池、組織工程、醫學成像、藥物輸送、腫瘤治療、生物酶固定、油水分離、乳液穩定等領域。科學家們也已經開發多種制備蝌蚪形金屬納米粒子、蝌蚪形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和蝌蚪形無機非金屬納米粒子的方法,包括前驅體還原和Ostwald熟化法、局部原位置換法、熱解法、水相化學播種法、直流電弧等離子噴射化學氣相沉積法、化學氣相沉積法、溶劑熱法、溶膠凝膠法、激光碎裂法、金屬液滴催化法、微流聚焦凝膠法和微乳液合成法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雄中科院孵化器運營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國科廣化(南雄)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所韶關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未經南雄中科院孵化器運營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國科廣化(南雄)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所韶關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871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適用于水稻的有機肥生產工藝
- 下一篇:車牌角度校正方法、裝置、設備和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