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考慮機動車碳排放的潮汐車道設置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85584.0 | 申請日: | 2020-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420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胡曉健;陳諾;吳楠;陸建;陳淑燕;馬永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G1/052;G08G1/05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楨榮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考慮 機動車 排放 潮汐 車道 設置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考慮機動車碳排放的潮汐車道設置方法,本發明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以降低機動車碳排放為目標,進行潮汐車道交通管理方案設計;本發明在車輛參數、氣候環境參數等基本數據的基礎上,使用模型仿真分析的方法,通過數字化計算預測目標路段在不同潮汐車道方案下機動車的碳排放總量,有效而準確地確定潮汐車道行車方向。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考慮機動車碳排放的潮汐車道設置方法的裝置,用于實現本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環境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考慮機動車碳排放的潮汐車道設置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居民的出行需求和出行強度也越來越大,由此而產生的碳排放也迅速增長。2019年6月,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相關要求,我國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二次兩年更新報告》,向國際社會發布了2014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清單顯示,我國交通運輸排放溫室氣體達8.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道路運輸是交通運輸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貢獻者,占84.1%。
道路運輸高速增長引發的碳排放增加給全球氣候和居民健康帶來了巨大影響。碳排放中大量的溫室氣體將帶來、氣候變暖、酸雨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加劇全球溫室效應,影響城市居民生活和生態環境。此外,機動車尾氣中CO等污染物對人體健康也有極大影響,通過人體呼吸系統進入血液內,引發頭痛、頭暈、失眠、視物模糊、耳鳴、惡心、嘔吐、全身乏力、心動過速、短暫昏厥等癥狀,導致呼吸系統及神經系統疾病。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考慮機動車碳排放的潮汐車道設置方法及裝置,本發明通過計算潮汐車道在兩種方向設置方案下的路段上行駛的機動車碳排放總量,確定碳排放最低的情況所對應的潮汐車道方案,以此來降低道路周邊的空氣污染問題,達到減排環保的目的。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考慮機動車碳排放的潮汐車道設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當前潮汐車道方案下,采集目標路段上各車輛的車速V1m、V2m及車型,其中,V1m為第一行車方向上第m車輛的車速,V2m為第二行車方向上第m車輛的車速,第一行車方向和第二行車方向相反;
步驟S2、根據車型及交通量,將車型分為小汽車、客車、小貨車、大貨車,分別統計兩個行車方向不同車型的交通量P1n、P2n;其中,P1n為第一行車方向上不同車型的交通量,P2n為第二行車方向上不同車型的交通量;
步驟S3、計算兩個行車方向的平均車速V1、V2;其中,V1為當前潮汐車道方案下第一行車方向上所有車輛的平均車速,V2為當前潮汐車道方案下第二行車方向上所有車輛的平均車速;
步驟S4、計算在當前潮汐車道方案下目標路段上行駛的機動車碳排放總量E;
步驟S5、根據當前潮汐車道方案下兩個方向的平均車速及平均車流密度,建立交通流三參數模型;設潮汐車道行車方向改變,基于交通流三參數模型,預測新的潮汐車道方案下,兩個行車方向的平均車速變化;
步驟S6、基于變化后的平均車速,預測新潮汐車道方案下該路段機動車碳排放總量E’;
步驟S7、若新潮汐車道方案的碳排放減排效益達到10%以上,即(E-E’)/E>10%,則采用新潮汐車道方案。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考慮機動車碳排放的潮汐車道設置方法進一步優化方案,步驟S4中,碳排放總量的計算方法為:
步驟A、提取目標路段上氣候環境信息、車速、車型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855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