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80328.2 | 申請日: | 2020-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707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趙梓涵;石小楓;江隆拯;高偉;張楠;苗慧;高媛;蘇志坤;向驍;唐佳新;劉勇;周盟;郭洋;東楠;田鵬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9/051 | 分類號: | B08B9/051;B08B9/0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姜璐璐;趙燕力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隔熱 油管 內壁 自動 除垢 除銹 裝置 | ||
本發明提出一種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涉及油田開發機械設備領域,該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包括殼體、除垢機構、控制主板和至少兩個行走機構,殼體內部中空,除垢機構、控制主板和各行走機構分別安裝在殼體內,除垢機構具有至少一個除垢刀,除垢刀具有徑向凸出于殼體的刀刃,兩個行走機構沿殼體的軸向間隔設置,各行走機構能夠推動殼體軸向往復移動,控制主板分別與除垢機構和各行走機構電連接。本發明提出的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能夠對隔熱油管實現全自動的物理除垢,提高除垢效率,提高隔熱油管的使用輪次,節約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田開發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
背景技術
油井生產中,特別是注汽井的生產過程中,常常需要用到隔熱油管。目前,油井注汽過程中隔熱油管內壁結垢嚴重,而隔熱油管內壁的污垢會影響生產,結垢嚴重的隔熱油管會造成大片的垢掉落井底,造成抽油泵卡泵,需要重新作業,從而產生成本浪費,因此結垢嚴重的隔熱油管必須報廢不能再重復使用。
現在雖然有一些用于隔熱油管的除垢手段,以減少隔熱油管內壁的污垢,使其能夠重復使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化學除垢手段不易掌握效果,隔熱油管壁厚較薄,容易造成管壁化學腐蝕而且使用后的廢藥劑處理困難;物理除垢雖然效果明顯并且不發生化學腐蝕等不良后果,但目前需要操作人員手動操作,不但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和負擔,其除垢效率也不高。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根據多年從事本領域和相關領域的生產設計經驗,經過反復試驗設計出一種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以期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能夠對隔熱油管實現全自動的物理除垢,提高除垢效率,提高隔熱油管的使用輪次,節約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其中,所述隔熱有關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包括殼體、除垢機構、控制主板和至少兩個行走機構,所述殼體內部中空,所述除垢機構、所述控制主板和各所述行走機構分別安裝在所述殼體內,所述除垢機構具有至少一個除垢刀,所述除垢刀具有徑向凸出于所述殼體的刀刃,兩個所述行走機構沿所述殼體的軸向間隔設置,各所述行走機構能夠推動所述殼體軸向往復移動,所述控制主板分別與所述除垢機構和各所述行走機構電連接。
如上所述的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其中,各所述行走機構包括馬達、傳動組件和多個行走輪,所述馬達和所述傳動組件均安裝在所述殼體內,多個所述行走輪沿所述殼體的周向均布,所述殼體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行走輪對位配合的安裝孔,各所述行走輪能轉動地安裝在對應的所述安裝孔內,各所述行走輪的外緣徑向凸出于所述殼體,所述馬達通過所述傳動組件驅動至少一個所述行走輪轉動。
如上所述的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其中,所述傳動組件包括蝸桿和與所述蝸桿嚙合的至少一個蝸輪,所述蝸桿沿所述殼體的軸向設置,所述馬達的輸出端與所述蝸桿的一端同軸設置且固定連接,所述蝸輪的轉動軸垂直于所述蝸桿,所述行走輪與所述蝸輪同軸設置并與所述蝸輪固定連接。
如上所述的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其中,所述行走機構包括三個所述行走輪,各所述行走輪的轉動軸線與所述殼體的軸線垂直設置,相鄰的兩個所述行走輪的縱向中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20°。
如上所述的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其中,所述馬達為氣動馬達,且所述氣動馬達連接有換向閥,所述氣動馬達和所述換向閥分別和所述控制主板電連接。
如上所述的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其中,所述行走機構還包括轉速傳感器,所述轉速傳感器安裝在所述殼體內并與所述控制主板電連接。
如上所述的隔熱油管內壁自動除垢除銹裝置,其中,所述除垢機構還包括呈筒狀的刀架,所述刀架的外壁上對稱地開設有兩個安裝槽,各所述安裝槽內分別安裝有所述除垢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803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桿泵舉升井下吸入壓力控制裝置
- 下一篇:分層處理分層注汽工藝管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