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機等壓噴油泵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79007.0 | 申請日: | 2020-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39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龔元華;陳廷博;黃威;彭琦;扈爽;徐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59/10 | 分類號: | F02M59/10;F02M59/20;F02M59/44;F02M59/46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21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 等壓 油泵 | ||
1.一種高速機等壓噴油泵,所述噴油泵為機械式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體(5),所述泵體(5)下部連接安裝有下體(13),所述泵體(5)和下體(13)中孔內裝配一套用于實現燃油增壓的增壓機構;所述增壓機構包括:從下至上安裝在中孔內的導筒組件(14)、下彈簧座組件、柱塞彈簧、柱塞偶件(3);
所述柱塞偶件(3)包括柱塞套(31)和柱塞(32);所述柱塞(32)頭部設置有螺旋線(321),用于實現不同工況下噴油泵建壓噴油的有效行程,尾部設置有扁平結構(322);
所述泵體(5)上部與柱塞偶件(3)之間形成有低壓燃油腔(51),所述低壓燃油腔(51)內壁朝著柱塞套(31)的進回油孔方向分別裝配有防蝕擋塊(4);
所述導筒組件(14)可滑動的裝配在下體中孔內,包括導筒(41)和球形座(42);所述導筒(41)的外圓設置有潤滑油槽(411)、限制導筒組件(14)周向轉動的銷(43),所述導筒(41)與下體(13)均設置有供撥桿(12)轉動的槽;
所述球形座(42)間隙安裝在導筒(41)的下端中孔內,設置有與柴油機頂升機構配合的球頭結構和進油孔(421),導筒(41)外圓設置有潤滑油儲油槽(411),潤滑油通過進油孔(421)、球形座外圓環槽進入儲油槽(411)實現導筒組件上下運動的潤滑;
控制套筒(11)和撥桿(12),所述控制套筒(11)可轉動地安裝在下體(13)外圓上,用于調節噴油泵噴油量;
所述控制套筒(11)上設置有第一直槽(111)、第二直槽(112),所述第一直槽(111)為撥桿(12)安裝槽,所述第二直槽(112)為柴油機調油機構安裝槽;
所述撥桿(12)中孔設置直槽,與所述柱塞(32)尾部的扁平結構(322)配合帶動柱塞(32)轉動調節燃油增壓的升程;
等壓出油閥組件(2),安裝在所述泵體(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機等壓噴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5)中部與柱塞偶件(3)之間形成有潤滑柱塞的潤滑進油腔(53)、潤滑油回油腔(52),柱塞套(31)上分別設置有與潤滑油進油腔(53)連通的橫向潤滑油進油道(315)、與潤滑油回油腔(52)連通的橫向潤滑油回油道(313),所述橫向油道均連通柱塞套(31)和柱塞(32)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偶件(3)的柱塞套(31)設置有兩個低壓燃油進回油孔,均連通所述泵體(5)的低壓燃油腔(51)與所述柱塞套(31)的高壓腔;
所述柱塞套(31)中孔內從上至下分別設置有第一環槽(312)、第二環槽(314)、第三環槽(316);所述柱塞套(31)外圓上設置有第一O形密封圈(33)、第二O形密封圈(34)、第三O形密封圈(35);
所述第一環槽(312)通過泄露油回油道(311)與低壓燃油腔(51)連通;所述第二環槽(314)通過橫向潤滑油回油道(313)與潤滑油回油腔(52)連通;所述第三環槽(316)通過橫向潤滑油進油道(315)與潤滑油進油腔(53)連通;
所述第一O形密封圈(33)將所述低壓燃油腔(51)與潤滑油回油腔(52)隔開;所述第二O形密封圈(34)將所述潤滑油回油腔(52)與潤滑油進油腔(53)隔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7900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BIM應用地鐵站導航的實現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冗余切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