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液體發酵系統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76359.0 | 申請日: | 2020-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811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許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商構能生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36 | 分類號: | C12M1/36;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劉靜榮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自貿試驗區(東疆保稅港區)重慶道以南,呼倫貝爾路以西***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制備 發酵 液體 系統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用于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液體發酵系統及利用該系統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方法。本發明的用于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液體發酵系統從上游到下游包括順次連通的乳化罐、配液罐、第一培養罐和稀釋罐,其中,所述乳化罐用于預溶解培養基物料;所述配液罐用于將培養基物料稀釋成培養基;所述第一培養罐用于將發酵菌種在培養基中培養生長,得到發酵原液;所述稀釋罐用于將所述發酵原液稀釋,得到發酵液。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用于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液體發酵系統及利用該系統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方法。
背景技術
雜交構樹的樹葉粗蛋白含量高達26%~32%,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及黃酮類生理活性物質,且雜交構樹葉片肥厚較野生構樹豐產。然而,當前雜交構樹的發酵技術局限于對其鮮嫩枝葉的發酵,且發酵程度不徹底,利用度低,發酵對于木質化程度相對較的高莖桿幾乎沒有作用。同時,摘采鮮嫩枝葉的工作必須由人工完成,效率低、成本高,難以進行大規模的產業化應用,迫切需要一種能夠適用于雜交構樹全部莖桿和枝葉的發酵利用技術,改變人工采摘為機械化收割,并將收割全部產物充分發酵利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液體發酵系統。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上述發酵系統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用于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液體發酵系統,所述發酵系統從上游到下游包括順次連通的乳化罐、配液罐、第一培養罐和稀釋罐,其中,
所述乳化罐用于預溶解培養基物料;
所述配液罐用于將培養基物料稀釋成培養液;
所述第一培養罐用于將發酵菌種在培養液中培養生長,得到發酵原液;
所述稀釋罐用于將所述發酵原液稀釋,得到發酵液,其中,
所述配液罐、所述第一培養罐、所述稀釋罐均分別設置有自循環管路。
本發明中所指自循環管道為管道的起點為罐體,終點為同一罐體,自循環過程為罐內液體通過管道循環后,再次回到罐內,罐內液體自循環過程中,不流入其他罐內。以配液罐自循環為例,配液罐中包括泵入的高濃度培養基物料和無菌水形成的混合液體,為了混合均勻,自循環啟動后,混合液體從配液罐中泵入自循環管路,再從自循環管路泵回至配液罐中,如此往復多個輪回,得到高度均一的培養液。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用于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液體發酵系統,所述發酵系統還包括第二培養罐,所述第二培養罐分別與所述配液罐、稀釋罐連通,所述第二培養罐用于將發酵菌種在培養液中培養生長,得到發酵原液,且所述第二培養罐設置有自循環管路。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用于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液體發酵系統,所述發酵系統還包括熱水罐,所述熱水罐內盛裝有熱水,所述熱水用以為所述第一培養罐、第二培養罐和稀釋罐加熱,以提供發酵菌種發酵所需的溫度。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用于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液體發酵系統,所述發酵系統還包括儲水罐,所述儲水罐分別與所述乳化罐、所述配液罐、所述第一培養罐、所述第二培養罐和稀釋罐連通,用以提供無菌水。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用于制備構樹發酵液的液體發酵系統,所述發酵系統還包括無菌水罐,所述無菌水罐與所述儲水罐連通,用向所述儲水罐提供無菌水。
本發明的液體發酵系統中乳化罐、配液罐、第一培養罐、第二培養罐、稀釋罐、熱水罐、儲水罐均配置有電磁閥。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構樹發酵液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自動乳化:將水、培養基物料加入乳化罐,攪拌、滅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商構能生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經中商構能生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763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