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正壓氣力輸灰時間的設定方法、裝置及終端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67701.0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656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廣偉;黃厚開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奧數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50/06 | 分類號: | G06Q50/06;G06Q10/06;B65G53/66;B65G5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7 | 代理人: | 楊超 |
| 地址: | 10010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正壓 氣力 時間 設定 方法 裝置 終端設備 | ||
1.一種正壓氣力輸灰時間的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當前輸灰間隔時間內的第一輸灰運行成本;
基于所述當前輸灰間隔時間,檢測灰斗的實時料位和實時溫度,所述實時溫度用于判斷所述實時料位是否準確;
根據所述實時料位和所述實時溫度,實時調整輸灰間隔時間;
獲取在調整輸灰間隔時間后的第二輸灰運行成本;
基于所述第一輸灰運行成本和所述第二輸灰運行成本,確定最小輸灰運行成本所對應的輸灰間隔時間為最優輸灰間隔時間,并調整至最優輸灰間隔時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輸灰運行成本和所述第二輸灰運行成本,確定最小輸灰運行成本所對應的輸灰間隔時間為最優輸灰間隔時間,并調整至最優輸灰間隔時間之后,還包括:
根據機組實時負荷確定各倉泵的進料時長;
根據輸灰管道壓力的下限閾值,控制各倉泵的輸灰過程時長;
根據所述進料時長和輸灰過程時長,確定各倉泵的輸灰時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取當前輸灰間隔時間內的第一輸灰運行成本,具體包括:
基于當前輸灰間隔時間,獲取輸灰壓縮空氣總耗量、灰斗加熱總耗能量和除灰系統總耗電量;
所述輸灰壓縮空氣總耗量與壓縮空氣單位成本相乘,得到壓縮空氣總成本;
所述灰斗加熱總耗能量與能源單價相乘,得到灰斗加熱總成本;
所述除灰系統總耗電量與廠用電單價相乘,得到除灰電耗總成本;
所述壓縮空氣總成本加上所述灰斗加熱總成本,再加上所述除灰電耗總成本,得到第一輸灰運行成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實時料位和所述實時溫度,實時調整灰斗的輸灰間隔時間,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實時料位和所述實時溫度,判斷灰斗堵料是否報警;
若是,則縮短輸灰間隔時間;
若否,則延長輸灰間隔時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輸灰運行成本和所述第二輸灰運行成本,確定最小輸灰運行成本所對應的輸灰間隔時間為最優輸灰間隔時間,具體包括:
比較所述第一輸灰運行成本和所述第二輸灰運行成本的大小;
若所述第一輸灰運行成本大于所述第二輸灰運行成本,則延長輸灰間隔時間,并返回步驟獲取當前輸灰間隔時間內的第一輸灰運行成本;
若所述所述第一輸灰運行成本小于所述第二輸灰運行成本,則確定所述第一輸灰運行成本所對應的輸灰間隔時間為最優輸灰間隔時間,并調整至最優輸灰間隔時間。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時長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Mmax為機組滿負荷時耗煤量,單位為t/h;L為實際情況下機組負荷,單位為MW;Tmax為機組滿負荷時,T為倉泵的進料時長,單位為s。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進料時長和輸灰過程時長,確定各倉泵的輸灰時長之后,還包括:
根據倉泵溫度,判斷在所述輸灰時長下,輸灰過程是否完成;
若倉泵溫度符合預設條件,則輸灰過程順利完成。
8.一種正壓氣力輸灰時間的設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成本計算模塊,被配置為獲取當前輸灰間隔時間內的第一輸灰運行成本;
檢測模塊,被配置為基于所述當前輸灰間隔時間,檢測灰斗的實時料位和實時溫度,所述實時溫度用于判斷所述實時料位是否準確;
時間調整模塊,被配置為根據所述實時料位和所述實時溫度,實時調整灰斗的輸灰間隔時間;
第二成本計算模塊,被配置為獲取在調整輸灰間隔時間后的第二輸灰運行成本;
最優時間確定模塊,被配置為基于所述第一輸灰運行成本和所述第二輸灰運行成本,確定最小輸灰運行成本所對應的輸灰間隔時間為最優輸灰間隔時間,并調整至最優輸灰間隔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奧數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新奧數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770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