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蠕蟲管道機器人滑模優化控制器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62671.4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40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肖玲斐;黃欣浩;孟祥碩;陳勇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3/04 | 分類號: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陳國強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蠕蟲 管道 機器人 優化 控制器 設計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蠕蟲管道機器人滑模優化控制器設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首先對蠕蟲管道機器人進行受力分析;(2)構建蠕蟲管道機器人不確定性狀態空間模型,并設計滑模面,根據滑模控制理論,設計具有擾動估計器的滑模控制律;(3)設計蠕蟲管道機器人滑模優化控制器,并使用灰狼優化算法來實現蠕蟲管道機器人的多目標優化控制。本發明針對蠕蟲管道機器人跟蹤控制問題,考慮不確定性對系統的影響,設計了一種蠕蟲管道機器人滑模優化控制器,實現了蠕蟲管道機器人的魯棒跟蹤控制和多目標優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器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蠕蟲管道機器人滑模優化控制器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機器人技術已成為工程領域的一個繁榮領域,在電纜或管道系統的檢測等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管道機器人是保證石油天然氣工業、發電廠等行業安全平穩運行的有效工具。它們還可用于航空航天工業管道測繪,管道內表面探傷,管道清洗和修復等。
管道機器人按結構可分為輪子、螺釘、腿、爬行(蛇形和蠕蟲狀)。爬行機器人與管道內壁的接觸面積最大,可以有效地利用摩擦力。在這種情況下,振動不僅提供了推進力,而且還提供了一種額外的效果,可以擴展機器人的功能。因此,近年來,隨著機器人的推進,類蠕蟲運動系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為了使管道機器人有效地運動,國內外研究人員提出了多種控制方法。[1]提出了一種開環控制的恒頻電磁力管道機器人仿蠕蟲運動系統。[2]分析了正弦平方應變波驅動的蝸桿運動系統。[3]研究了一種基于折紙的蚯蚓狀移動機器人,沒有反饋控制。[4]提出了一種螺距率可控的螺紋管檢測機器人閉環最優控制方法。然而,上述研究并未考慮到系統中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5]采用自適應控制方法,考慮了人工非標準蛇形運動系統的步態轉換。[6]研究了具有自適應控制步態轉換的多節段人工移動系統。然而,這兩種方法都沒有考慮到優化問題。
顯然,在管內機器人仿蠕蟲運動系統的控制中,系統中的某些參數是未知的。例如,摩擦系數可以是未知的或在崎嶇的地形中發生變化。此外,系統受到不同的干擾。這些原因導致了不確定性系統。通常有兩種方法來處理不確定性:自適應控制方法和魯棒控制方法。
滑模控制(SMC)是一種適用于非線性不確定系統的魯棒控制方法。它已廣泛應用于機器人、機電、航空發動機等領域。SMC的策略很簡單,SMC閉環系統的設計分為兩個步驟。一個是指定一個合適的滑模面,另一個是構造一個有效的控制信號,迫使系統狀態到達滑模面并保持在滑模面上。雖然SMC的原理很簡潔,但實際對象的控制器設計需要詳細說明。如果被控系統復雜且具有強非線性,如管內機器人的蝸桿運動系統,則很難指定合適的滑模面,且不易獲得有效的控制信號。
在實際應用中,期望能滿足跟蹤誤差最小化、輸入能量消耗最小化等性能優化要求。通常,一種方便、高效的優化算法受到控制領域工程師的歡迎。因此,有許多智能優化算法被應用到控制系統的設計中,包括機器人控制系統。2014年,提出了一種灰狼優化算法Grey-Wolf Optimizer(GWO)[7]。它模擬了灰狼的捕食行為。由于GWO易于實現且精度很高,近年來在許多應用中得到了應用。
本發明考慮蠕蟲管道機器人中不可避免的未建模動力學、參數攝動和外界干擾,提出基于GWO的滑模優化控制方法,保證了蠕蟲管道機器人的強魯棒性和高跟蹤精度,同時實現了蠕蟲管道機器人的多目標優化。
參考文獻:
[1]Robert R.Sattarov and Marsel A.Almaev.Electromagnetic worm-likelocomotion system for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267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