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玻璃表面保護膜的分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60344.5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44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金佑相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金顯示光電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69/00 | 分類號: | B65B6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10530 廣東省廣州市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玻璃 表面 保護膜 分離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玻璃表面保護膜的分離裝置,其屬于薄膜分離技術領域,包括第一吸附器、切割機構和第二吸附器,第一吸附器用于吸附貼有膜片的玻璃基板,以對玻璃基板定位;切割機構能夠沿第一設定路徑移動以對膜片的邊角進行切除,使得膜片具有缺角位置,便于進行分離且提高了切割精度;第二吸附器能夠自膜片的缺角位置沿第二設定路徑移動以吸附膜片脫離玻璃基板。由于第一吸附器的吸力使得玻璃基板被固定,第二吸附器的吸力作用于膜片,使得膜片與玻璃基板的受力方向相反,因此實現膜片與玻璃基板之間分離,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薄膜分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玻璃表面保護膜的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玻璃基板是顯示設備上必不可少的部件,在生產過程中,會在玻璃基板上貼膜以對玻璃基板進行保護,在使用時,需要進行撕膜,以使得膜片與玻璃基板分離。現有的將膜片與玻璃基板分離的方式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手動切膜、撕膜,手動切膜、撕膜的方式效率低且切膜精度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玻璃表面保護膜的分離裝置,能夠實現玻璃基板與膜片的快速分離,且不損傷玻璃基板。
如上構思,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玻璃表面保護膜的分離裝置,包括:
第一吸附器,用于吸附貼有膜片的玻璃基板;
切割機構,能夠沿第一設定路徑移動以對膜片的邊角進行切除;
第二吸附器,能夠自膜片的缺角位置沿第二設定路徑移動以吸附膜片脫離玻璃基板。
其中,所述玻璃基板呈矩形,所述第二設定路徑沿所述玻璃基板的對角線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吸附器包括:
工作臺,具有吸附面,所述吸附面上設置有多個吸附孔,所述工作臺內形成空腔,所述空腔與所述吸附孔連通;
第一負壓發生器,與所述空腔連通。
其中,所述玻璃基板與所述吸附面接觸的表面為定位面,所述吸附面的面積大于所述定位面的面積。
其中,所述吸附面上形成定位區,所述吸附孔設置在所述定位區內,所述定位區的面積不大于所述定位面的面積。
其中,所述切割機構包括第一驅動部和切刀,所述第一驅動部能夠帶動所述切刀沿所述第一設定路徑移動,所述第一設定路徑包括垂直于膜片的路線和平行于膜片的路線。
其中,所述第一驅動部包括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包括第一缸座和第一伸縮桿,所述切刀與所述第一伸縮桿連接,所述第二氣缸包括第二缸座和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一缸座與所述第二伸縮桿連接。
其中,所述第二吸附器包括第二驅動部、第二負壓發生器和與所述第二負壓發生器連接的吸頭,所述第二驅動部能夠帶動所述第二負壓發生器移動,所述第二負壓發生器于所述吸頭內產生吸力,所述吸頭與膜片的表面接觸。
其中,所述第二驅動部包括第三氣缸和第四氣缸,所述第三氣缸包括第三缸座和第三伸縮桿,所述第二負壓發生器與所述第三伸縮桿連接,所述第四氣缸包括第四缸座和第四伸縮桿,所述第三缸座與所述第四伸縮桿連接。
其中,還包括:
上料機械手,用于將貼有膜片的玻璃基板移動至所述第一吸附器處;
翻料機械手,用于將玻璃基板翻轉并移動至所述第一吸附器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金顯示光電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樂金顯示光電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6034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