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55015.1 | 申請日: | 2020-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96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佳瑋;馮偉;朱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穗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P7/06 | 分類號: | B60P7/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銘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張一鳴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載體 柔性 搬運 機構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包括:AGV小車、電機安裝槽、雙軸電機;所述AGV小車呈矩形狀,且AGV小車頂端的中間位置開設有電機安裝槽;所述電機安裝槽的內部放置有雙軸電機,且雙軸電機與電機安裝槽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雙軸電機的兩個輸出軸呈左右對稱,且雙軸電機左側輸出軸上通過連接器固定連接有第一絲杠;所述第一絲杠的左端通過軸承座固定在AGV小車的頂端上;所述第一絲杠上螺紋嚙合有第一絲杠副,且第一絲杠的前后兩側對稱分布有兩條第一導軌;本發明具有結構合理,方便調節叉體間距,較為方便快捷,省力,效率較高的優點,從而有效的解決了本發明提出的問題和不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倉儲物流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
背景技術
倉儲物流是利用自建或租賃庫房、場地、儲存、保管、裝卸搬運、配送貨物,物流倉庫中一般配置有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來搬運貨物,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主要由皮帶式輸送伸縮叉及伸縮叉上的左右抱夾式防護擋板組成。
現有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在調節兩個伸縮叉本體的間距時,大多需要通過人工掰動叉體的方式手動調節,較為不方便,且較為費力,效率較低,存在改進的空間。
有鑒于此,針對現有的問題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旨在通過該技術,達到解決問題與提高實用價值性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和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包括:AGV小車、電機安裝槽、雙軸電機、第一絲杠、第一絲杠副、第一導軌、第一導軌副、第一叉體、第二絲杠、第二絲杠副、第二導軌、第二導軌副、第二叉體;所述AGV小車呈矩形狀,且AGV小車頂端的中間位置開設有電機安裝槽;所述電機安裝槽的內部放置有雙軸電機,且雙軸電機與電機安裝槽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雙軸電機的兩個輸出軸呈左右對稱,且雙軸電機左側輸出軸上通過連接器固定連接有第一絲杠;所述第一絲杠的左端通過軸承座固定在AGV小車的頂端上;所述第一絲杠上螺紋嚙合有第一絲杠副,且第一絲杠的前后兩側對稱分布有兩條第一導軌;所述第一導軌與第一絲杠平行,且第一導軌通過螺栓固定在AGV小車的頂端上;所述第一導軌的頂部滑動配合有第一導軌副;所述第一導軌副與第一絲杠副的頂端均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一叉體的底端上;所述雙軸電機右側輸出軸上通過連接器固定連接有第二絲杠,且第二絲杠的右端通過軸承座固定在AGV小車的頂端上;所述第二絲杠上螺紋嚙合有第二絲杠副,且第二絲杠的前后兩側對稱分布有兩條第二導軌;所述第二導軌與第二絲杠平行,且第二導軌通過螺栓固定在AGV小車的頂端上;所述第二導軌的頂部滑動配合有第二導軌副;所述第二導軌副與第二絲杠副的頂端均通過螺栓固定在第二叉體的底端上。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所述電機安裝槽呈矩形狀,且電機安裝槽的前后兩端與外部貫通。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所述電機安裝槽的左端與第一導軌的右端對齊,且電機安裝槽的右端與第二導軌的左端對齊。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所述第一絲杠與第二絲杠左右對稱,且第一絲杠設為左旋絲杠,并且第二絲杠設為右旋絲杠。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發明一種去載體的柔性搬運機構,所述后側第一導軌與后側第二導軌呈左右對稱,且前側第一導軌與前側第二導軌呈左右對稱。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本發明通過設置雙軸電機、第一絲杠、第一絲杠副、第一導軌、第一導軌副、第二絲杠、第二絲杠副、第二導軌、第二導軌副,且第一絲杠設為左旋絲杠,并且第二絲杠設為右旋絲杠,便于通過雙軸電機的作用,來實現第一叉體與第二叉體間距的調節,較為方便快捷,且省力,效率較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穗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穗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550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