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用戶習慣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348557.6 | 申請日: | 2020-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408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姚雷;肖艷秋;許仕明;李寶珍;翟洪飛;侯俊劍;付志軍;房占鵬;周放;馬賀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輕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L53/60 | 分類號: | B60L53/60;B60L53/6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凱迪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用戶 習慣 新能源 汽車 充電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用戶習慣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通過歷史數據發現用戶充電和用車的規律習慣,并基于這種規律建立用戶充電習慣模型,實現對用戶可充電時間和需求充電電量進行預測,并基于預測的可充電時間及需求電量進行充電控制,在保證滿足車輛正常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充電次數和充電電流的大小,有效延長了電池壽命,避免了電池過充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用戶習慣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屬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排放標準的日益嚴苛,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廣泛的得到應用,從城市公共交通到普通人的日常通勤,零排放的電動汽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但電動汽車在使用中并不如燃油汽車那么方便,燃油汽車在燃料耗盡后可以很快得到補充,而電動汽車需要較長時間對車輛的動力電池進行充電。為了防止在需要用車時車輛沒電,人們普遍在不使用車輛的空閑時間,無論車輛當前的電量情況如何都會及時對車輛進行充電。電池均存在一定的循環壽命,每次標準充電時都會使電池的壽命下降,同時電池電量在充滿后繼續處于快充模式或標準模式等大電流充電模式下,容易出現過充的情況,可能導致嚴重的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用戶習慣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用以解決傳統的充電控制方式存在有損電池壽命和存在過程風險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方案包括: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用戶習慣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充電前采集開始充電的充電起始時刻和當前電池電量;
2)將充電起始時刻代入充電預測模型中得到本次充電的可充電時長和下次充電前的車輛所需電量;所述車輛所需電量和當前電池電量做差得到本次充電的基本需求電量;由所述基本需求電量和可充電時長得到本次充電的需求充電電流;
3)若基本需求電量小于0,則不進行充電或以車輛最小充電電流充電;
若基本需求電量大于0,且需求充電電流小于車輛最小充電電流,則以車輛最小充電電流充電;
若基本需求電量大于0,且需求充電電流大于車輛最小充電電流,則采用車輛最大充電電流充電;
所述充電預測模型為機器學習模型,是由充電起始時刻對應可充電時長、下次充電前的車輛所需電量的充電習慣歷史數據訓練得到;所述可充電時長為對應的充電起始時刻到對應的車輛下次使用的時刻的時長。
用作公共交通及通勤使用的電動汽車,其使用和空閑充電時間存在一定規律,本發明通過歷史數據發現用戶充電和用車的規律習慣,并基于這種規律建立用戶充電習慣模型,實現對用戶可充電時間和需求充電電量進行預測,并基于預測的可充電時間及需求電量進行充電控制,在保證滿足車輛正常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充電次數和充電電流的大小,有效延長了電池壽命,避免了電池過充的風險。
進一步的,步驟3)中,若基本需求電量小于0,則判斷所述當前電池電量是否達到設定閾值A,若達到則不進行充電,若未達到則以車輛最小充電電流充電。
電池電量能夠滿足需求且電量足夠,則不再進行充電,進一步降低充電次數,延長電池壽命,也避免過充風險。
進一步的,步驟3)中,若基本需求電量小于0,且當前電池電量未達到設定閾值A,則以車輛最小充電電流充電直至電量達到設定閾值B;閾值B大于閾值A。
雖然電池電量能夠滿足需求,但電池電量處于較低水平,存在過放電的風險,同樣不利于電池壽命的延長,同時電量可能耗盡而導致車輛拋錨,本發明進一步避免了這兩種情況的可能。
進一步的,步驟3)中,若基本需求電量大于0,且需求充電電流小于車輛最小充電電流,則以車輛最小充電電流充電直至電量達到設定閾值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輕工業大學,未經鄭州輕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485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