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管內外浸塑加工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346063.4 | 申請日: | 2020-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957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長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長茂 |
| 主分類號: | B05C7/00 | 分類號: | B05C7/00;B05C3/09;B05C9/12;B05C9/14;B05C11/10;B05C13/02;B08B9/04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3006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管 內外 加工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鋼管防腐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鋼管內外浸塑加工設備,包括有: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相對同軸水平設置,第一放置架工作端有第一轉動輪和第二轉動輪;承料斗,設置在所述放置架之間,所述承料斗兩側外部設置有加熱板;雙工軌道車和雙工軌道桿,設置在所述放置架外側,所述雙工軌道桿軸向通過滑動支座插接在鋼管內周;除雜機構,包括有外激光除銹組件和內激光除銹組件,外激光除銹組件設置在雙工軌道車第一工作端,內激光除銹組件設置在雙工軌道桿第一工作端;浸塑機構,包括有外浸塑組件和內浸塑組件,外浸塑組件設置在雙工軌道車第二工作端內浸塑組件設置在雙工軌道桿第二工作端,該設備對鋼管浸塑均勻,工作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管防腐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鋼管內外浸塑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金屬腐蝕給人類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國外資料表明,每10噸鋼鐵產品中,約有3噸因腐蝕而報廢。因此為了減少因腐蝕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人們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新的防腐技術。
為了防止腐蝕,多年來現有技術中出現了玻璃鋼、襯塑、襯膠、涂刷各類防腐涂料、不銹鋼等方法。但也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陷,如玻璃鋼在紫外線長期照射下強度不夠易變形。傳統襯塑只能做到單層的襯里,不能做到內外防腐,外壁通常采用涂刷油漆的傳統方法。傳統襯塑是用松襯或緊襯工藝加工,易留有氣泡,且法蘭處必須翻邊,強度不夠,附著力不強,容易脫落。傳統襯膠是用膠板黏結,且膠板留有接縫,易存氣泡,易脫落。不銹鋼管道需現場焊接。綜合其材料、安裝成本,采用不銹鋼管道的方法價格高昂。靜電噴涂效率低,涂層薄,防腐不理想,且工藝設備昂貴。鋼管表面積較大,少的有4~10平方米,較大管徑的表面可達30平方米以上,如果采用靜電噴涂方法,需要半小時以上,且管道會迅速冷卻導致產生針孔。
中國專利CN202010004882.4公開了一種鋼管內外浸塑生產系統,包括,鋼管內壁送料裝置、第一鋼管固定裝置、鋼管外壁送料裝置、第二鋼管固定裝置、基座;其中第一鋼管固定裝置和第二鋼管固定裝置分別設置于基座相對的兩端;第一鋼管固定裝置和第二鋼管固定裝置在鋼管的長度方向將鋼管夾持;鋼管內壁送料裝置插入鋼管內部對鋼管的內壁浸塑;鋼管外壁送料裝置位于第一鋼管固定裝置和第二鋼管固定裝置的上方,對鋼管的外壁浸塑。
鋼管在浸塑前需對其內外周進行處理,防止其周面銹跡或附著物影響浸塑效果,而該生產系統中未進行處理,且無完整的設備進行生產。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鋼管內外浸塑加工設備,本技術方案解決了鋼管內外周浸塑的問題。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鋼管內外浸塑加工設備,包括有: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相對同軸水平設置,所述第一放置架工作端設置有同軸向且能夠水平調節間距的第一轉動輪和第二轉動輪,所述第二放置架與第一放置架結構相同,工作狀態下,所述第一轉動輪和第二轉動輪同步帶動鋼管同軸向水平轉動;承料斗,所述承料斗寬口朝上沿鋼管軸向設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之間,所述承料斗兩側外部等間距設置有用于加熱鋼管的加熱板;雙工軌道車和雙工軌道桿,所述雙工軌道車沿鋼管軸向水平設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外側,所述雙工軌道桿軸向通過滑動支座插接在鋼管內周,工作狀態下,所述雙工軌道車和雙工軌道桿雙工作端能夠沿鋼管軸向進行移動;除雜機構,所述除雜機構包括有外激光除銹組件和內激光除銹組件,所述外激光除銹組件工作端水平朝向鋼管外周設置在雙工軌道車第一工作端,所述內激光除銹組件工作端朝向鋼管內周設置在雙工軌道桿第一工作端;浸塑機構,所述浸塑機構包括有外浸塑組件和內浸塑組件,所述外浸塑組件水平朝向鋼管外周設置在雙工軌道車第二工作端,所述內浸塑組件工作端朝向鋼管內周設置在雙工軌道桿第二工作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長茂,未經楊長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34606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